雄師出關紫雲凝,
兵車呼嘯欲吞鯨。
王大方丈敲金蹬,
耀日銀甲戰袍紅。
璇璣王大方丈銀甲紅袍,威風凜凜,率十萬裝甲車陣、騎兵、步校開赴前線,太歲羊天尊依依不捨,引群臣送至城外。
太歲臨別叮囑璇璣數語,見大方丈絕塵而去,還是有些放心不下,曰:璇璣雖是朕掌門弟子,智勇雙全,畢竟初次統帥三軍出征虎狼,難料勝負。
藥瓶:天尊師父不如派徒兒平西王去了吧?師姐肉眼凡胎,自不量力,想必凶多吉少。徒兒平西王當年北伐乾媽丹頂鶴王麗八年,前日又深入不毛,生擒布稜登,
太歲:藥瓶子休得胡言!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璇璣早該歷練疆場,樹立典範。朕今日卻有些心煩,只想靜一靜。
太歲傳旨回宮。
眾臣安靜,連呼吸都小心翼翼,生怕打擾太歲靜心氣氛,簇擁太歲經由大仙人球天尊街太歲路,忽聽街坊傳出叮叮噹噹的打鐵聲響。
太歲:媽蛋!打鐵不看火色!
播求:臣立即封鎖這家作坊,捉拿擾君混帳。
太歲點頭。
播求命令大仙人球皇家衛隊立即包圍作坊。
太歲側目一看作坊匾額,七個黑底紅字躍入眼簾:回爐再造鐵匠鋪
門框一幅對聯:一槌定音,前功盡棄成過往;兩小無猜,後來居上銘古今。橫批:大冶洪爐
太歲視察須臾,眉開眼笑:這幅對聯還不錯嘛。
藥瓶子:天尊師父差矣,這幅對聯?能叫對聯嗎?對仗不工整,平仄不協調,
太歲:朕說是就是。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相傳起於地球那邊五代後蜀主孟昶chang,春節時掛的對聯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輓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當然,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對聯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
藥瓶子插言: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又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於明代。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太歲不悅,眉毛一眺:夠了,藥瓶子嘴尖皮厚,不知進退,朕用著你班門弄斧?
藥瓶脖子青筋暴露,鬥雞一般,指手畫腳:本王在地球那邊為民之時也曾是個小學一級,部主任兼語文教學能手,後來從政,人稱作家、詩人、小說家、散文家、攝影家、記者、老司機,書畫泰斗,揮毫潑墨,被聘為明月小鎮楹聯詩詞學會名譽常務理事。
太歲:渾蛋藥瓶子,你潑墨無非是暴殄天物,扯王八蛋,可惜了那毫,不幸讓你這豬爪來揮,可惜了那墨,讓你這狗屁來潑。再說了,八百萬年前的理論,百分之九十九早已是殭屍文化。
藥瓶子跳進一步,唾沫星子流星雨似的噴將出來:總之,術業有專攻,你貴為天尊,不專業。對聯對聯,不對怎麼聯?正如人的兩個臉蛋,不對稱難道合乎規矩?合乎
亞歷山大·哥特利市·鮑姆嘉通美學?
太歲一甩右手,反背一掌,正中藥瓶右腮,只聞啪的一聲響亮,藥瓶腮幫子立馬凸起三寸,鼻子嘴巴鐘擺一樣向左耳橫斜45度。
太歲指著藥瓶面門:不對稱,這叫福無雙至!
藥瓶已經不能言語。
太歲又啪的一巴掌扇在藥瓶子左腮,藥瓶子左腮瞬時也隆起三寸,太歲道:這回對仗了,所謂禍不單行。
太歲指示播求:朕倒要進去瞧瞧這回爐再造鐵匠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