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瓶借太歲神功逃之夭夭,丹頂鶴追殺一陣,收了五六千藥瓶子降兵。
藥瓶子絕龍嶺全軍覆沒,尋得坐騎,那千里馬也是落下兩行淚來。
藥瓶單騎敗逃200餘里,忽見眼前一大江橫亙奔湧,碧浪滔天。
藥瓶上下徘徊半日,未見舟橋。又聞遠處戰馬嘶鳴,征塵敝日。藥瓶知丹頂鶴雄師逼近,心驚膽顫,欲逃無路。
藥瓶茫然自語:吾命今休矣!正思忖間,江潮落處,一獨木飛橋浮現江面直通對岸,藥瓶轉憂為喜,棄馬登橋,狼狽逃竄。
約狂奔十里,至彼岸山前。但見此山:列岫蒼翠峰無數,橫插雲天鳥難渡。誰人洩洪銀河水,斜倚九霄掛飛瀑。
藥瓶不敢稍息,向深山隱遁。渴飲山泉清冽,飢食野果蟲魚。望山光水色,藥瓶志蕩胸懷,曰:大丈夫何在乎一城一池之得失,勝敗乃兵家常事耳!
藥瓶正運籌收拾殘兵敗將,捲土重來,忽見山腳旌旗如林,注目一看,旗繡大紅“王”字,知丹頂鶴三軍渡江。甚驚。
小藥瓶聞丹頂鶴大軍萬舸渡江圍山,慌不擇路,恢恢如喪家之犬,惶惶似漏網之魚。披荊斬棘,攀巖越澗,及至山腰,忽一開闊境地,方圓3裡,坦蕩如鏡,瑞草奇葩,清香醉人。突兀巨石,高三十六丈,闊一百餘圍,巨石之上三個大字映入眼簾:碎屏山。
但見碎屏山三字遒勁如神,力透乾坤,非隸非草,落款乃倉頡所題。藥瓶心間歎為觀止,然口下不服,私語:蒼姐姐祖宗倉頡老頭不過如此!。
藥瓶踟躕前行,見一古松,高不可測,藥瓶極目仰視,不見其樹梢何處。藥瓶食一鬆籽,頓時神清氣爽,渾然覺得注入九牛二虎之力,指點江山經天緯地情懷油然而生。
藥瓶正顧盼自雄,忽遠處鳥獸驚逃,火光沖天。
藥瓶嘆曰:小人丹頂鶴放火燒山矣!想我藥瓶自離方壺遠征,悠忽八載,百敗百戰,無損丹頂鶴一絲毫毛,倒是血染征衫,受盡小鶴鶴百般羞辱,今又火燒碎屏,令吾插翅難逃。真乃可悲也!無顏再見江蘇父老,辜負了師父羊太歲一片苦心。
我本姓鹿名遙平,師父羊太歲贈法號藥瓶。今碎屏山,實乃“碎瓶”諧音,想必命該絕此。
藥瓶言罷,尋身畔一塊頑石,後退三十二步,瘋狂一頭撞去。
藥瓶使盡吃奶神功一頭撞上頑石,只聽得轟隆一聲似天崩地裂,頑石攔腰折斷,小藥瓶則頭皮未癢。其時其態,不亞於當年蚩尤觸不周山也。
藥瓶見事與願違,苦笑埋怨師父羊太歲所傳金鐘罩鐵布衫之功神妙,又哭坐於地,口唱楚歌:
我本夜郎莊稼漢,
被羊蠱惑驅陣前。
八年風雨征戰疾,
幾番熱血染征衫。
幾番熱血染征衫,
爹孃妻兒盼我還。
遙望關山路不盡,
白雲何處是家園?
白雲何處是家園,
荒象白骨照月寒。
鐵騎踏破白日夢,
家無歸期心茫然。
藥瓶歌罷,將戰袍撕扯,接為絞索,自掛松枝數十回,無果。
烈焰連天,吶喊陣陣:活捉藥瓶!
打倒藥瓶子!
燒死藥瓶!
明年今日就是逆賊藥瓶子週年!
把小藥瓶直接火化!
喊殺聲此起彼伏,震耳欲聵。藥瓶抓耳撓腮,無計可施,匆匆轉過一個山頭。
小藥瓶心力交瘁,轉過山頭。見一白衣長者盤腿松下磐石之上。手持黃卷,相貌奇偉。
藥瓶無心搭訕,慨嘆一聲,忙於尋路。長者曰:大丈夫何故長吁短嘆?
藥瓶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