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這就是所謂的“圍城”?
沒進宮的人,想進去享受錦衣玉食的生活;而身居深宮的女子們,卻會在獨自面對燭光時,默默垂淚……
“娘,兒媳這些年一直沒想明白一個問題。”婦人尷尬的睨了老太太一眼,伸手幫她掖了掖棉被,道
“你說季大哥要是不被他那個可惡的後娘打斷腿,再把他趕出門的話。那秀兒……和他會不會成啊?
娘啊,你自從季大哥的親娘過世後,就在幫忙照顧著季大哥。那年聽說了季大哥戰死沙場的訊息,你還哭昏過去了……”
婦人的話,讓季清歌聽後,只感覺如鯁在喉。她怎麼感覺婦人口中的“季大哥”,像是在說原主季清歌的生父季墨辰呢?
姓季,還是戰死了沙場的。這的資訊量已經夠大了啊。
這些年,名氣能蓋過季墨辰的季姓將軍,當真還沒出現。
“你季大哥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被打斷了腿後,是顏郎中救的他。去皇城跟著顏郎中的親戚學武藝後,就從了軍。
他在皇城的氣派將軍府,他捐給玉衡村修建學堂的那些銀兩,都是他拿著刀劍去戰場上掙來的。
可惜,走了!”
老太太泣不成聲,右手無力的捶打著自己的腿,捶的床鋪“嘭嘭”作響。良久,才道“若是你季大哥沒有遇到顏郎中,怕是也不會去參軍。
那樣兒,或許就會在玉衡村種地,和秀兒過日子了。”
季清歌拿著絲帕為老太太拭淚,只聽到老太太又說道“這宅院兒,還是你季大哥買來送給老身的呢。”
原來,眼前的老太太秦氏,正是當年幫忙季家照顧過季墨辰的人。
在季墨辰的生母去世之後,是這位季家的鄰居秦氏,讓季墨辰享受到了溫暖的關懷。
為了報答秦氏,季墨辰後來就在儼城的城北古巷買了處宅院,又在玉衡村購置了幾畝田産,一併送給了秦氏。
秦氏在得到了宅院和田産後,就將已經結婚的兩個兒子分了家。
她跟著長子來到儼城過活兒,住進了城北古巷的宅院裡。
次子莊遊周和他媳婦兒馬氏,帶著他們的孩兒,留在玉衡村養牛,養豬,種桑梓……
閑暇之餘,莊遊周也會用牛車拉些瓜果蔬菜,送來孝順給他老母親吃。
沒過幾年,秦氏的長子得了場病,賣了些田産,也沒給拯救回來。自那時起,秦氏就與她長兒媳馬綺蓮相依為命了。
馬綺蓮伸手抹了把淚,福了一禮,對季清歌說道
“季姑娘,我去為我娘端碗粥來,還煩請季姑娘幫忙照看一會兒。”
“好。”
得知秦氏是季墨辰的恩人後,季清歌更不好推辭了。
看著馬綺蓮纖瘦的身影走出了狹小臥房,將薄而舊的木門關上後,季清歌才同秦氏拉起了家常。
其實馬綺蓮也根本不是去端粥給秦氏的。
她只是念及季姑娘在冰雪天兒裡,大老遠的跑一趟不容易。剛巧她夫家的侄子莊汐明拿了些鹹菜和豬肉過來,想去煮飯招待季姑娘罷了。
本在臥房裡靜心看書的莊汐明,在聽到了廚房處傳來的響聲後。便放下了書本,進了廚房幫他伯母的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