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皇阿瑪怎麼可能對太子死心!”
心中頓時浪潮翻湧,熱淚盈眶。這一場奪嫡之爭犧牲了太多人,為的究竟是大清的未來,天下的百姓還是個人的慾望?我不能想象十三的破釜沉舟都是為了那個如今身在高處的人,然而我卻也在不由自主地朝著這個方向步步逼近,只是忍不住顫抖地問出口,“這麼做,值得嗎?”
“值得!”
十年的禁錮,為的是成就另一個人的權力抱負,我不知道那是一種怎樣的捨身赴義,或許男人的世界總是有我們女人無法理解的情懷吧。
“瑾兒,別說這些了,說說你吧,我有很多話想問你!”
他一轉話鋒,將我心中的憂愁一掃而光,看他臉上浮現那難得的陽光,我終是覺得舒心了些。
“那年,皇兄來告訴我說你身中劇毒,已經喪身,我一時不敢相信,我不信皇兄他竟會那樣對你,我知道你心中有太多的委屈,你不說,他便不知,你們之間所有的誤會都只是因為你們兩個都不肯向彼此坦白,當我向皇兄說明一切,他已十分後悔!”從來不知原來還有這一段故事。
“瑾兒,聽說皇阿瑪已經將你許配給了皇兄,如今便好了,以後你終於可以跟皇兄在一起了!”十三說起這話的時候,臉上滿是欣喜的笑容,我卻很是難堪,知道十三一向察言觀色細致入微,我不敢表現出太多的情緒,遂笑著點了點頭。
“那你後來是怎麼死裡逃生的?”
於是我又再說了一遍當年的事,還有胤禛在杭州遇到我之後將我帶回京城的事,如今再說起,似乎真的有一種滄海桑田的感覺,想不到這一眨眼,已經過去了這麼多年,從我四十六年來到這裡,如今已經十五年了,彈指一揮間,多少往事都付煙雲中。
“十三,這壺青梅酒送給你,如今,雖然你我都已不能盡飲,但也願你我友情長存,滄海不變!”
“好,友情長存,滄海不變!”
康熙六十一年的寒冬,大雪飄得幾乎沒有停過,似乎連老天爺都在哀嘆這位曠古絕世的帝王為了整個大清江山所做的貢獻。
沒過多久,康熙六十一年便在元旦那天徹底劃上了句號,從那一刻開始,便真正開始了雍正掌權大清王朝的盛世歲月。我不知道雍正朝歷時多久,只知道他把皇位傳給了他的第四個兒子,弘歷,即乾隆帝。其實這個結果一點都不意外,至少在他現有的幾個子嗣中,弘歷的才學聰慧是顯而易見的,更何況還深得康熙的喜愛和賞識,傳他當皇帝不奇怪。
只是皇帝真的就那麼好嗎?聽小太監說,胤禛他自從當了皇帝之後事務纏身,常常又是批閱奏摺到深夜,這邊剛處理完了康熙的喪事,那邊還有一堆又一堆數不完的政事要他裁決,一個帝國的執行完全是在靠一個人的毅力支撐著,有如千斤萬斤的擔子壓在肩上,想想都很累,更何況去做呢?其實,有什麼比得上自由自在無拘無束逍遙隨性的生活更幸福呢?或許換做以前的我,面對康熙提出的兩個選擇,我甚至會猶豫自私地選擇後者,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跟這個男人在一起。可是我知道,這不可能,我跟他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我跟他之間隔著的不僅僅是江山社稷還有一個卓寧,這個事實我早該看清楚,也早該面對接受了,可我卻自欺欺人地騙了自己這麼久,而一切的一切根本怪不了誰,怪只怪我只是我!
元旦過後不久春節便悄然降臨,在景山的日子雖然寂靜平淡卻是久違的安寧。雖然因康熙逝世,一切從簡,除夕當晚,還是可見京城燈火通明,人潮湧動,感覺得到一派喜慶祥和,宮中也是點了燈,一時間心中湧起了許多的感動,又過年了,又要長一歲了,還記得以前在現代的時候,除夕夜家家戶戶喜樂隆隆的時候,我只能獨自呆在家裡,深夜出去街上沒有一個人影,店鋪都悉數關門,有時運氣好的話,約上沒有回家的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倒數,那已經是很快樂的事了。
來到這裡之後,有了家,有了那些關心我的人,過年的時候沒有那麼孤單了,以前沒有好好珍惜這些彌足珍貴的親情,現如今真心關懷照顧我的皇上爹地也離開了我,是他讓我體會到了什麼是父愛,是他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溫暖,可如今這一切都沒有了。
現實於我總有些殘酷,但也讓我更加珍惜一些還在身邊的難能可貴。
意外驚喜的是除夕夜,雲笙特地帶著弘晝來陪我守歲,我問她不怕壞了宮裡的規矩,不怕皇上怪罪嗎?
她卻笑著道:“我是特地請示了皇上的,還讓我帶著弘晝一起過來!皇上定是怕你一人孤寂,又想著你多時不見弘晝了!”
聞言,我勉強地笑了笑,雲笙見我如此,又關心地說道:“其實都過了這麼久了,我想皇上他已經不怨你了!不然也不會準許我來看你了!”
我輕搖了搖頭,道:“你這樣想是因為你不知道我跟他之間的恩怨因由,哪怕就算他不再怨恨我,我也無法再面對他,我跟他已經不可能再在一起了!”
“可我看得出皇上還是關心你的,你們還是有希望和好的!”
“是不是關心已經不重要,你覺得我可以原諒一個為了懲罰我所犯的錯誤而當面傷害自己的人嗎?”我一時激動脫口,稍事片刻又嘆了一聲道:“確切的說,我是沒有辦法原諒我自己!那種痛比直接用刀紮在我身上要痛一百倍,我永遠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