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她緊皺著眉頭盯著我,我一下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去面對她,只好移開視線,現在只覺得心裡很亂,什麼都顧及不了。
隨即,她開口道:“你幹嘛這麼緊張她?你不是都知道真相了嘛,為什麼我覺得這次回來,你對我卻完全不一樣了,能不能告訴我,到底為什麼?”
她有些氣憤地逼問,我本想跟她說清楚,但是,當我一想起瑾兒對我說過的話,她要我好好照顧卓寧,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很矛盾!
“你說話啊!”她見我不回答,又逼問道,我只好嘆氣道:“你別這樣,不要胡思亂想,不管怎樣,我都會好好照顧你!”
隨即,她露出了驚喜的神情,“真的嗎?”
看著她這樣陌生的神情,我愣了一會,又點了點頭,隨即,她就像個小孩子一樣興奮地一頭紮進我的懷裡,緊緊抱住了我,一邊還開心地說道:“胤禩,我真的很開心,我們終於可以在一起了,你說的,以後不要再丟下我不管啊!”
聞言,在心裡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無言地抱住她,拍了拍她後背,示意她放心。
不管怎樣,她始終都是卓雅的妹妹,也是皇阿瑪親自賜婚的側福晉,更何況,這也是瑾兒最後的心願,放心吧,瑾兒,我會聽你的,好好照顧她,但是,我卻不可能接受她,雖然容貌一樣,但我很清楚,她永遠都不可能成為你,也永遠無法取代你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八哥,八哥!”聞聲,我放開了卓寧,看過去,是九弟,十弟他們來了,到了近處,在他們看到卓寧的時候一陣驚訝和詫異,隨即,只見卓寧興奮地上前叫道:“表哥,還有十爺,好久不見你們了,我真的好想你們啊!”
頓時,兩人一陣驚詫,紛紛投來詢問的目光,我自是輕輕地點了點頭,隨即,兩人便釋然地笑了起來,上前跟卓寧聊了起來,一時間大家的心情都非常好,至少這也算是欣慰了吧。
“啊,你這丫頭,啊,不是,應該叫八嫂才對!”
“是啊,以後可別不分尊卑啊,還有啊,表哥,以後,我可就不會再稱呼你為表哥啦,你啊,以後別想再欺負我!”
“呵呵,我哪敢欺負你啊,只要你乖乖聽話就行!”
“我有不聽話嘛,以後我可是你的長輩,你應該聽我的話才對,如果你再欺負我,我一定讓你八哥治你!”“胤禩,是不是?”
聞言,三人都看了過來,我只是笑著點了點頭,心裡卻止不住地嘆息。
“八哥,我看叫他們別找了,這裡就這麼大,找不到就是找不到了,也許她已經”聞言,我忙打斷了九弟的話,心裡卻也明白了幾分,“好了,我知道!”隨後,深深地看了看手裡的面紗,嘆道:“事情就到此為止吧,你們知道該怎麼做了?”
“放心吧,八哥,這些瑣事就包在弟弟們身上了!”隨即,十弟上來,爽快地應道,我會意地點了點頭,拍了拍他們的肩膀,然後不再多想地離開了。
三個月後
離瑾兒出事已有三個月了,之後再沒任何她的訊息傳來,不知道她究竟是生是死,也不知道她究竟身在何處,九弟他們都說她已經死了,是啊,她身中劇毒,根本就已經無藥可救了,可是,我告訴自己,只要一天看不到她的屍體,我就相信,她還在人世,而且,我感覺得到她還在,似乎從來沒有離開過,也許她遇到了什麼奇跡也說不定,所以我不會放棄繼續尋找,我想不管天涯海角,我都一定要找到她為止。
有時看到周圍的一切都一如往常,似乎沒人意識到有任何的變化,卓寧回來了,在別人看來,她還是以前的八福晉,並沒有任何不同,大家只是認為她的病好了,但是卻似乎失憶了,對於過去的事都不記得了,可我卻很清楚,一切都變了,就算沒人再提起瑾兒,但只要我踏足煙雨閣的時候,似乎以前的那些記憶都回來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是那麼地熟悉,那麼地難以忘卻,而煙雨閣,自從她走後,我便不再讓人踏入,那裡的每一樣東西都完好如初,每次踏進那裡,就感覺到,她依然還在。
因為這些日子,我幾乎都留在煙雨閣,不知卓寧是怎麼知道了,跑來跟我鬧了幾次,跟她相處的這些日子,我越來越發現她跟瑾兒是不同的,也越來越覺得跟她沒法溝通,對著她的時候,想到的只有瑾兒,可每次這樣,她就會無理取鬧,疑神疑鬼,似乎變得比以前還要不可理喻,雖然以前她也很嬌蠻,但卻不會這麼不通情達理,我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過去的遭遇對她産生了影響,以至於她的性格也發生了些變化,每次一想到這些,我便不想怪責她,不管怎麼說,她也有她的不幸,我都應該代瑾兒好好照顧她。
之後過了一年又一年,自從二廢太子之後,朝野上下都變得平靜了許多,這幾年一直起起伏伏,可我卻越來越清楚,皇阿瑪對我的態度如何,每次想到這些不開心的事情,我就很懷念以前跟瑾兒一起的那段開心的日子,有時我在想,以前我不擇手段地去追求這些名利和權勢,是不是錯了,如果能夠跟心愛的人一起開開心心地過日子,那該多好?但是,即便我此刻後悔了,也已經找不到可以陪我共度一生的那個人,已經這麼久了,一點訊息都沒有,派了人到處去搜尋,也是音訊全無,難道說,她真的已經不在了?我不敢相信這個事實,也不會承認這個事實。
記事:
康熙五十二年1712歲二月,隨康熙帝巡畿甸。二月十七日,其母良妃奉安。五月初十日,隨康熙帝往熱河避暑,九月二十日回京。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33歲十一月二十六日,因其母逝世二週年往祭,未赴康熙熱河行在請安,遣太監送兩只將斃之鷹給康熙,康熙帝極為憤怒,召諸皇子至,重責於其。十一月二十七日,以奏摺訴冤。十一月二十八日,再受康熙帝責。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34歲正月二十九日,被停本人及屬官俸銀俸米、執事人等銀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