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史躍只是商業眼光比較準確,但肯定不是第一個想到這一行業的。在幾年前,我市江湖中成名已久的一位人稱楊四的大哥就已率先引入這一商業模式,並在短短幾年時間裡發展壯大,名下擁有有十幾臺小巴每天在路上川流不息,一年下來至少獲利百萬。但盡管如此,他還遠遠做不到壟斷——雖然後來他非常想這麼做,並一度接近了成功,這個事情稍後會提到。
由於楊四的車隊主要活動在市區範圍,具有線路短、往返快的優點,因此深入人心。幾年間,並不是沒有眼饞的人妄圖分一杯羹,但大部分都被楊四遠交近攻,或pk,或招安,幾場硬仗下來,他在市區的地位牢不可撼。因此,史躍、李志勇、二斌、佟健四個人湊錢買了兩臺小巴,主攻城區到近郊之間的空白地帶,史躍和二斌、佟健和李志勇分別組成搭檔,而韓強由於住在南郊,並且一直在幫他搞運輸的叔叔開大貨車,因此沒有參與其中。
由於水庫一戰導致鄭巖等幾個參與其中的職高學生被開除,過早的進入社會,因此他們也就興沖沖的加入了大哥們的隊伍,每天跟著出車,喊票,買飯打雜。
所謂喊票,就是站在小巴門口,把線路上會途徑的主要地點喊出來,以方便乘客選擇。開車以後,負責收錢,通知司機要在哪裡會有乘客下車等等。而時不時出現的鳳姐無疑也是一道風景,站在門口手扶車門,嘴裡叼著煙高聲喊票拉人,效果極佳。
由於市場火爆,因此小巴的生意相當不錯。每天由穿梭於城區郊區之間,客流量巨大,每一趟都是坐滿站滿,幾個來回下來能有幾百塊的純利,史躍和佟健等人天天笑得合不攏腿,全然不知真正的大戰已經臨近。
日期:20130818 22:10:08
17
由於李志勇他們幾個人的行車路線是從城區到郊區,因此一路上經過的地方著實不少。而當時,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看準了小巴是個能賺錢的生意,因此不少勢力躍躍欲試,只是由於錯過了最佳時機,因此可以選擇的線路已經不多了。
大概是在李志勇他們的小巴上路大概半年後。這時候幾個人已經嘗到了小巴的甜頭,準備再幹上半年就擴大經營範圍了——再買一臺。這段時間裡,史躍、李志勇、二斌、佟健四個有駕照的人總是輪換著開車。
史躍和二斌一臺車,佟健和李志勇一臺車,每人一天當司機,而小鳳、鄭巖等幾個人則隨機出現,比較機動,哪臺車缺人就上哪個。
有一天,輪到李志勇開車,小鳳和鄭巖都在車上賣票。車子開出市區快到終點站的時候,途經南郊一片村鎮。
路邊有人攔車,李志勇以為是坐車的人,停下招呼:去哪兒啊兄弟,上車吧。
攔車的是三個十七八歲的半大小子,其中一個走上前來問李志勇,哥們,你這車是從人民醫院開過來的吧?是到橋東村吧?
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後,問話的小子說道,哥們,過了這個禮拜,你們就停了吧!這條線你們不能跑了。
李志勇在開車的時候總是喜歡把車上的音響聲音調到很大,高興了還會跟著一起唱,因此沒聽清對方的話,還追問了一句你說啥?
可坐在門邊的鄭巖聽得一清二楚,騰的一下站了起來,順手拎起一把插在座椅縫隙裡的大號螺絲刀,就準備下車。
李志勇沒聽清對話,但看見鄭巖的反應,也明白事情不對頭,開啟車門走向攔車的三個人。
李志勇攔住躍躍欲試的鄭巖,問對面的人,兄弟,我沒弄太明白,你跟我說清楚了。
三個人中領頭的小夥子說,哥們你別生氣,我也是替我大哥帶話的,有什麼事兒您看是不是直接找我大哥聊。
鄭巖說聊你媽逼,我先捅了你再說。
李志勇說你大哥是誰啊,我們跑這條線怎麼就不行了。
小夥子說,我大哥就這鎮上的,叫志剛,您可能認識吧。他也剛回來,沒什麼合適的事情做,就想跑這條小巴線,而且他也跟四哥打過招呼了——楊四您肯定知道吧?四哥的意思,是讓我大哥跑,你們換一條線,或者也可以跟著四哥跑,每月交份錢,他會給你們安排一條新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