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韓大人所言極是!二弟幾次對隋朝用兵都是損兵折將無功而返,關中子弟損傷慘重,若是再強行募兵,只怕只能讓老弱婦孺耕田播種了!”
太子李建成緩緩開口附和他的得力助手韓琦。
李淵聞言一陣沉默,其實除了唐軍連戰連敗損兵折將之外,關隴貴族毫無節制地兼併土地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大量青壯年成了莊園的佃戶或者奴僕。
而眼下唐軍局勢不妙,關隴貴族是唐朝在關中立足的根基,李淵自然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
“柴榮柴將軍如何?河東還有我大唐的十萬大軍,從河東抽調一支兵馬返回關中如何?”
另一相國陳叔達開口說道。
“萬萬不可!”
李建成當即否決道:“河北道岳飛,幽州韓信,河南薛禮,三路隋軍五十餘萬和河東接壤,柴榮能夠維持如今局面已經是殫精竭慮,若是在抽調兵馬河東空虛,則河東危矣!”
陳叔達小聲說道:“不是還有朱元璋的十幾萬兵馬嗎?他們或可為我河東屏障!”
“防人之心不可無!”
李建成沉聲說道:“朱元璋一代梟雄,若是看到河東空虛他未必不會生出鳩佔鵲巢的念頭。畢竟如今他的糧草全靠我大唐支援,寄人籬下仰人鼻息和自給自足哪種日子更好過,大家心知肚明!”
不得不說,李建成的能力雖然比不上他弟弟李世民,但也絕非泛泛之輩,對局勢和人心的掌控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既然如此,恐怕只能抽調關內道的李光弼將軍南下了。”
李建成身後,吏部尚書秦檜緩緩開口說道:“李光弼將軍麾下還有五萬大軍,這五萬大軍是在討伐西秦薛舉還有梁師都經過千錘百煉而來的精銳之師,眼下突厥鐵木真和我大唐已經結盟,在關內駐防這五萬精銳之師實屬大材小用!”
“如今看來,我大唐唯一能夠呼叫的就是這支軍隊了。”
李建成點了點頭,表示贊同秦檜的看法。
“傳旨,調李光弼為山南東道行軍大總管,段德操為副總管,領四萬精兵南下支援漢中。調李神符北上接替李光弼舊職。原國公史萬寶率軍前往隴右接應秦王。”
聽到長子的話後,躺在床上的李淵閉著眼睛頒旨:“傳令給李光顏和李存審二人,命他們務必堅守漢中,等待援軍到來。”
“遵旨!”
在李建成的帶領下,一眾臣子紛紛拱手說道。
“太子,你去見一下獨孤相國和竇相國,朕希望他們能再助大唐一臂之力。”
“兒臣明白!”
李淵話說的委婉,但是輔助李淵執政多年的李建成卻是立刻明白過來,李淵是希望關隴貴族能夠將他們手上的奴僕私兵壯丁佃戶等青壯交出部分,讓朝廷能夠迅速組建一支軍隊出來。
“朕累了,你們都退下吧!”
李淵有氣無力地擺了擺手,李建成以及裴寂、秦檜等一干重臣緩緩退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