郇王楊慶,他是河間王楊弘的兒子,按輩分應該是楊恭仁和楊師道的同輩兄弟。
楊慶在大業年間擔任滎陽太守一職,當時李密佔據洛口倉聲勢浩大,後來江都兵變楊廣身死的訊息傳來,楊慶便投降李密改姓郭。
楊杲聯合王世充剿滅李密,楊慶便逃到洛陽投靠了王世充,娶了王世充的侄女並重新改為楊姓。
李世民兵出函谷攻打洛陽,楊慶見唐軍精銳,心生懼意又改為郭姓投降李世民。
洛陽大戰以隋軍的大獲全勝而告終,楊慶捨不得自己留在中原的產業,便上書楊杲希望看在他和楊廣一輩資格較老的份上,饒他一命讓他可以安度晚年。
楊杲聽說楊慶幾次改姓投降的事蹟後,不由得勃然大怒:“身為宗室子弟地方大員,不知道為國盡忠效力也就罷了,竟還幾次三番改姓降賊,如此不忠不義不孝之輩,朕饒了你還有何顏面去見列祖列宗!”
楊杲當即頒下旨意,徹查楊慶降賊以及在滎陽任上是否有貪贓枉法之事,這一查下來還查出了楊慶早年倒賣軍糧給瓦崗的事情,楊杲震怒之下將楊慶投入監獄,查抄家產,並將楊慶從宗室中除名,讓他做一輩子的郭慶。
這事引起了楊恭仁為首的一批隋朝宗室的不滿,但好在宗室當中輩分最高的楊林和楊業鼎力支援楊杲的決定,認為楊慶罪有應得,宗室這才消停了下去。
不過這事確實令楊恭仁心中對楊杲又生了幾分不滿,楊慶好歹也是楊杲的長輩,如此對他未免也太不過人情。
“可如今天下局勢已明,我又能如何?”
楊師道三言兩語挑起了楊恭仁心中的不滿,楊恭仁隱隱也猜到了楊師道的來意,但他仍舊心有顧慮地說道。
“天下局勢已明,兄長,小弟看卻是未必!”
楊師道搖了搖頭,笑道:“那黃口小兒狂妄無知,四面樹敵。突厥女真高句麗,還有孤懸在海外的倭國都和他刀兵相見,若是兄長願意棄隋歸唐,出兵相助秦王,兩相夾攻拿下巴蜀。到時巴蜀荊襄盡歸大唐,那小兒又是四面皆敵,這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這。。這。。。”
楊恭仁站起身子,在屋內來回踱步,一時並沒有給楊師道答覆。
楊師道見狀又是給了楊恭仁一個重磅,只見他朝著外面招呼了一聲:“拿進來。”
楊師道的隨從聞訊而入,拿下背在身後的包袱,小心翼翼地解了開來,只見裡面赫然是一顆印綬。
“兄長!”
楊師道取過印綬小心地遞到了楊恭仁的手裡,楊恭仁接過之後翻看底部,只見上面赫然寫著“楚王之印”。
“這。。。”
楊恭仁抬頭看著楊師道,楊師道微微一笑,道:“兄長,叔德兄說了,若是兄長願意棄暗投明,往後兄長便是大唐的楚王,子孫世襲罔替。”
“兄長,你可要考慮清楚了。叔德兄和你我兄弟相交甚篤,那小兒雖和我們有血脈之親,可他何時將兄長當成過自己人。大唐尊貴的楚王難道還比不上這區區從二品的上州刺史!”
喜歡隋末之群英逐鹿請大家收藏:()隋末之群英逐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