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杲以大將楊業為主,楊延德、史文恭二人為副將輔佐,負責牽制鄴縣朱文正部。又命令大將石達開率領一萬大軍保護糧道,親率十萬精銳北上,迎戰朱元璋和袁紹的聯軍。
朱元璋和袁紹得知楊杲大軍竟然放棄鄴縣北上,當即放棄了圍攻滏陽縣傅友德、楊兗部的計劃,全軍後撤結營。
楊杲也沒有急於和朱元璋袁紹聯軍交戰,依託滏陽縣城牆安營紮寨,又派出斥候打探朱元璋和袁紹大軍的情況。
。。。。。。。。。。
“陛下,根據這幾日打探到的訊息。”
帥帳內,負責斥候偵查的盧象升正有條不紊地向楊杲及岳飛眾將介紹朱元璋和袁紹聯軍的情況:“朱元璋和袁初二人的二十五萬聯軍當中,十五萬是朱元璋的部下,剩下十萬則是袁初的兵馬。其中,朱元璋的十五萬大軍在滏陽東北的青石溝紮營,而袁初的大營則要偏西一些,兩軍之間相隔了將近十里。”
“就連紮營都要分得那麼開,看來這兩人之間互相提防得很厲害。”
楊杲聞言頓時呵呵一笑:“大敵當前還如此猜忌盟友,看來這兩人之間的聯盟是非常脆弱啊!”
帳內眾將聞言也是一齊笑道:“陛下聖明,這二賊如此勾心鬥角我軍未戰便已先佔三分勝機。”
頓了一頓,楊杲揮了揮手,道:“盧卿,繼續介紹朱袁二賊的紮營情況。”
“遵旨!”
盧象升拱了拱手,繼續說道:“朱元璋十五萬大軍又分為四個營盤,由他親率六萬大軍坐鎮中軍,大將李文忠率四萬大軍在朱元璋左側列營,似乎是在防備袁初突然翻臉。丘福率兩萬五千兵馬負責拱衛右翼。另外,還有他新收的義子藍玉率兵兩萬五千駐紮在朱元璋大營左前的北道坡。
袁初的十萬大軍分為三個營盤,其弟袁崇煥率三萬精兵駐防右翼,與李文忠遙相對峙,看樣子袁初也在提防朱元璋突然翻臉。大將顏恆領軍三萬駐防前營,其餘兵馬則由袁初統領坐鎮中軍。”
岳飛聞言提問道:“兩軍軍備戰力情況如何?”
盧象升當即答道:“根據斥候打探到的訊息,朱元璋所部軍紀還比較嚴明,守備也比較森嚴。而袁初的部隊則比較混亂,他的軍隊很多都是由支援他的河北士族的私兵組成,軍中山頭林立,許多將領都是世家子弟出任,不聽差遣的情況時有發生。”
“大致的情況眾位愛卿都已經知道了。”
楊杲輕輕釦了扣桌面,道:“兩軍交戰,打得便是士氣。朕以為可先行拿下賊軍一個營盤,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帳內眾多文武一齊拱手說道:“陛下所言極是,臣等附議!”
楊杲點了點頭,道:“不知眾位愛卿以為,我軍該選擇誰作為突破點?”
岳飛沉吟片刻,拱手說道:“陛下,微臣以為可先擊朱元璋。”
楊杲當即反問道:“為何?據探子回報,朱元璋所部相較袁初所部更為精銳。”
“正因如此,我軍才應現在先破朱元璋。袁初大軍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縱容兵力再多也威脅不了我大隋分毫。憑我軍的精銳,反手可破,何必急在一時?”
“陛下,微臣贊同嶽帥的意見。”
房玄齡出列說道:“鄴縣乃是朱元璋的老巢,無論戰況如何他都會揮軍南下和我軍交戰。而袁初的老巢在渤海,救援鄴縣的心思遠沒有朱元璋強烈,相反,戰事不妙他反而會立即率軍退走。既然如此,我軍當前便應盡力削弱朱元璋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