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將因為李逵屠城一事義憤填膺而紛紛請戰時。群臣當中忽然響起了一個不同的聲音:“啟奏陛下,小將以為我等此時萬萬不可發兵宿昌!”
眾人尋聲望去,說話的人身高八尺,體格健碩,濃眉大眼,一臉陽剛之氣,正是狄仁傑之子狄青。
狄青見眾人的目光盡皆投向自己,並無絲毫慌亂。緩步出列,拱手說道:“陛下,小臣以為宋江此賊雖然大逆不道,但他能夠獨霸青州,必然有些過人之處。李逵在須昌縣屠城,此舉已經招致我全軍上下數萬大軍的怒火。宋江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可他卻不聞不問任由李逵一路南下。依小將之見,宋江這是把李逵當成了一個誘餌!”
狄青這話一說出口,原本還高聲請戰誓要生擒李逵的南霽雲、羅士信等人都回悟了過來,低下頭沉思不語。
楊杲聽了狄青的話後,扭頭望向了一直站在一旁像看戲一般的劉伯溫和房玄齡二人。
兩員絕頂謀士發現楊杲扭頭望來,一齊點了點頭,示意楊杲狄青所言非虛。
楊杲見狀微微一笑,轉過頭來對著狄青說道:“既然狄將軍已經識破了宋江的奸計,那不知狄將軍以為朕當如何用兵?”
狄青沉聲說道:“陛下,小將以為蛇打七寸,宋江賊子用李逵作為誘餌,必然是想引我軍前去攻打宿昌,而他則率軍在半道設伏,藉機圍殺我軍大將打擊我軍士氣。所以依小將看來,現在宋江軍中最大的防禦漏洞就是他主力駐紮的平雁鎮。”
楊杲聞言頓時拍案說道:“妙啊,狄卿所言甚是。宋江為了伏擊我軍必然是精銳齊出,朕此時派出一支軍馬突襲平雁鎮,一把火燒了他的糧草輜重,朕看這群匪徒還能囂張幾日!”
秦瓊、羅士信等人聞言再次出列請戰道:“既然如此,陛下,就讓末將帶兵前往平雁鎮。”
楊杲擺了擺手,淡淡說道:“此計既然是狄將軍所出,朕看就讓狄將軍帶兵前往平雁鎮吧!”
狄青聞言頓時大喜過望,單膝跪地大聲說道:“陛下如此信任末將,末將無以為報,唯有為陛下征戰沙場,盡心竭力奮勇殺賊!”
楊杲呵呵笑道:“那朕就在這裡等著狄將軍的捷報!”
秦瓊、羅士信、秦用、南霽雲幾人近年來一直坐鎮地方,沒有機會征戰沙場。今次好不容易有了戰事,可功勞卻落不到自己身上。雖然不敢質疑楊杲的用人,但內心不免有些失落之感。
就在這時,劉伯溫突然開口笑道:“幾位將軍何必灰心喪氣?難不成以為自己已經沒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嗎?”
秦瓊等人聞言盡皆眼前一亮,一臉欣喜地望向劉伯溫。
劉伯溫搖了搖手中的羽扇,緩步出列,拱手向楊杲施了一禮,面向秦瓊等人沉聲問道:“敢問諸位將軍,你們認為當宋江得知平雁鎮出事之後,他會如何行事?”
秦用撓了撓自己的頭皮,不解地說道:“還能怎麼辦?自然是收兵回青州。沒了糧草輜重,他留在這裡只能等死了!”
劉伯溫搖了搖頭,笑道:“聽說宋江已經接受了李淵的招安。此次南征是他入唐的第一戰,若是寸功未立,那他日後在唐廷如何立足?”
秦用一臉狐疑地看著劉伯溫說道:“那不然宋江還能怎麼辦?難道在糧草輜重盡毀的情況下,宋江還有什麼辦法挽救敗局嗎?”
劉伯溫輕搖羽扇,笑而不語。帳內突然間又陷入了沉寂之中。
片刻功夫之後,秦瓊和狄青突然間一齊抬起頭來,異口同聲地說道:“有,破釜沉舟,奇襲我軍大營,畢其功於一役!”
劉伯溫朝秦瓊和狄青二人點了點頭,沉聲說道:“不錯,亂匪一般都是膽大妄為之徒,否則也不可能起兵造反。依我看來,宋江情急之下極可能採取此般做法。陛下御駕親征在此,他很有可能會打陛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