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士信力舉千斤鼎,這一幕震撼了御書房內的所有人,原本在一旁一言不發,靜靜侍立的太監、侍衛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如此神力,我在宮裡當值了小半輩子,恐怕也只有當年的宇文承都將軍才有吧。”
“誰說不是呢?薛仁貴將軍雖然武藝高強,但肯定沒有這位羅將軍力大。”
“真是天佑大隋,竟有如此神將相助。”
。。。。。。。。。。
楊杲眯眼看著這些說話越來越大聲的太監和侍衛,並沒有打算制止。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羅士信畢竟有過一段從賊的經歷。雖然秦瓊也有,但秦瓊投順較早,當時的楊杲還是趙王,在楊杲還未登基之前,秦瓊充其量只是個趙王府的屬官,入不得朝臣之眼。
但現在不同了,楊杲已經貴為一國之君,一舉一動都會受到滿朝文武的注意,若是貿然提拔一個還有過從賊經歷的軍官,必惹來滿朝文武的不悅。所以楊杲可以讓羅士信施展自己的武力,相信這些宦官侍衛會替自己做好宣傳功能的。
楊杲頓了頓嗓子,朗聲說道:“羅士信、牛進達上前聽封!”
羅士信、牛進達俱往前踏了一步,單膝跪地,拱手說道:“末將在!”
“羅士信勇武蓋世,力舉千斤鼎,朕封你為車騎將軍。牛進達,朕封你為鷹揚郎將,來年開春,朕將率軍征討江南,希望卿等能夠大放異彩,不負朕望!”
兩人聞言俱都大喜過望,立刻翻身跪倒在地,激動萬分地說道:“感謝陛下厚恩,末將願為陛下肝腦塗地,在所不惜!”
時間飛逝,一眨眼又是新的一年。經歷了一個冬天的準備,江都各大府庫內都堆積瞭如山的糧草,足夠支撐二十萬大軍半年之用。
一切準備就緒,楊杲於龍興二年三月誓師出征,為了防止中原的李密突然發難,楊杲留下了薛仁貴坐鎮淮南,調撥常遇春為左路先鋒,與從翻陽湖北上的來護兒相互呼應,為大軍前部。
楊杲則親率李嗣業、南霽雲、秦瓊、羅士信、來整、秦用、牛進達等一干大將,統帥八萬大軍,離了江都,浩浩蕩蕩地殺向江南。
海陵城,楚王府。
淮南一役,李子通被隋軍俘虜,留守在江南一帶的楚軍就陷入了一種相當尷尬的處境,因為李子通不是戰死而是被俘,人還在江都大牢裡活的好好的,再加上李子通麾下的大將也只有伍雲召一個拼死殺出重圍逃回了江南。
而伍雲召勇則勇矣,卻沒有多少政治頭腦,根本沒有辦法穩定海陵的局勢,楚軍軍心不穩,人心浮躁,許多人都看出來楚軍大勢已去,為了自己的前途和身家性命,紛紛不辭而別。
“報,報,報!”
一騎斥候風塵僕僕地闖進議事廳內,對著伍雲召說道:“伍將軍,大事不好,隋帝楊杲於上月初七在江都誓師出征討伐江南,淮南的常遇春領兵四萬已經渡過了長江,其前部先鋒距離海陵已經不足五日的行程了!”
“知道了!”伍雲召聞言並沒有多大的反應,只是淡淡地揮了揮手。
其實說實話,這個時候的伍雲召已經陷入了絕望,否則有長江天險在手,縱使他不善水戰,縱使楚軍軍力大減,常遇春也不可能毫無阻攔地渡過了長江。
看到伍雲召這副模樣,一個自以為是的楚將嘿嘿笑道:“伍將軍,隋軍壓境你怎麼一點反應都沒有,難不成你也已經打算投降隋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