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後,三百名進士由狀元張居正和榜眼房玄齡領頭,分成兩排依次進入文華殿,朝著龍椅上的楊杲恭恭敬敬地行禮道:“草民參見陛下。”
楊杲微微點了點頭,淡淡說道:“起來吧!”
“謝陛下!”
楊杲環視了殿內眾人一圈,沉聲說道:”諸位都是飽學之士,現如今我大隋的形式諸位也都很清楚了,朕希望諸位飽學之士全力協助朕重振大隋江山,朕將來絕不會虧待你們。”
“臣等必當竭盡全力協助陛下重振山河!”三百名士子同時單膝跪地,異口同聲地說道。
楊杲滿意地點了點頭,說道:“除前三甲外,其餘前往吏部報道,那裡會有人安排各位的任命和去向。”
一眾文士領命退下,殿中只剩下張居正,房玄齡、方錚三人。
“探花郎方錚上前聽封。”
“草民在!”
一襲藍色儒士長袍,身材瘦削,年約二十六七的方錚上前一步,朝著楊杲躬身說道。
“給朕檢測一下方錚的四維?”楊杲不動聲色地吩咐系統。
“叮咚,檢測到方錚當前能力,統帥52,武力60,智力83,政治87。”
“智力83,政治87,能力還算不錯,當個一郡太守絕對綽綽有餘,只是統帥太低,所以不能把他放到邊境當官。”楊杲暗自在心中對這個方錚做出了評價,淡淡說道:“方錚,朕任命你為廬江郡守,望你不負朕的厚望,好生治理廬江郡。”
“微臣必定不負陛下厚恩!”從一介平民一躍成為一郡太守,方錚自然是大喜過望,當即拜謝聖恩。
楊杲又扭頭看向房玄齡,房玄齡的四維也被系統檢測出,為統帥80,武力63,智力97,政治96。既可外放為一郡太守,也可當個隨軍謀士,亦可留在朝堂參與朝政。
躊躇良久,楊杲沉聲說道:“房喬上前聽封,朕任命你為尚書右丞,協助虞允文大人打理事務。”
“微臣多謝陛下厚恩!”房喬聞言大喜,原本因為科舉沒有奪得狀元的一絲不快頓時煙消雲散,虞允文乃是楊杲的心腹之人,龍從之臣,跟著虞允文將來必定前途無量。
“張居正上前聽封!”
楊杲清了清自己的喉嚨,將目光投向正中的張居正。
“草民在!”張居正一臉波瀾不驚地上前躬身行禮。
楊杲微微笑道:“張居正,你本次科舉提出來的一條鞭法甚合朕意,朕決定成立土地司,由愛卿擔任清田使,在大隋境內徹底實行一條鞭法,御賜尚方寶劍,如朕親臨,若有人膽敢阻撓,愛卿可執此劍斬之!”
張居正聞言身型一震,當即跪拜於地,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顫聲說道:“微臣領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