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宮!
當範正趕到垂拱殿內,所有的朝臣都已經聚集,面對突如其來的洛陽大疫,一個個臉色沉重。
蘇頌鄭重道:“啟稟官家,按照醫家諸病源是活的理論,天下最容易發生瘟疫之處就是天下諸城,洛陽並非是第一個發生瘟疫的城池,也絕非最後一個發生瘟疫的城池。微臣懇請官家下令,在天下諸城推行醫城之法,以避免瘟疫肆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蘇頌心中暗暗慶幸,相比於洛陽,開封城人口更多,得瘟疫的可能性更大,幸好,他聽從了範正的醫城之方,讓開封城逃過一劫。
否則瘟疫發生在京城,恐怕整個大宋的將會陷入癱瘓之中。
“準!”
趙煦臉色沉重,瘟疫乃是人類最慘痛的災難,每當瘟疫一起,不論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皆一視同仁,人命如草芥。
新舊兩黨頓時臉上赫然,就在昨天他們還在義正言辭的彈劾範純禮的醫城之策,可是僅僅過了一天,洛陽大疫的訊息傳來,醫城之方瞬間成了良策。
“啟稟官家,如今再推行醫城之方也為之已晚,洛陽乃是大宋西京,城中百姓近百萬,如果任由瘟疫橫行,必將釀成大禍。”章惇避重就輕道。
其他官員紛紛附和,洛陽乃是大宋重城,不容有失。
“啟稟官家,瘟疫乃是上天示警,大宋變法有違祖宗之法,百姓多有積怨,還請官家三思呀!”有舊黨官員痛心疾首道。
舊黨官員念頭一轉,當年他們就是利用天災這一招徹底搞黃了王安石變法,將旱災造成的流民圖當成是王安石變法造成的苦果,最終讓新法功虧一簣。
如果他們能夠將天災作為攻擊新法的武器,未嘗不能再次重演神宗年間之事。
“一派胡言!”
新黨頓時怒斥道。
“洛陽城人口近百萬,每天產生的汙穢無數,明知開封城已經推行醫城之方有效,然而洛陽知府卻視若無睹,坐視瘟疫發生,臣等彈劾洛陽知府尸位素餐,毫不作為,以至於釀成大禍。”章惇怒斥道。看書溂
一眾新黨紛紛附和道。
如今的他們已經顧不上打臉了,紛紛盛讚開封府的醫城之方,怒斥洛陽知府的懶政怠政之舉。
舊黨官員大急,立即反擊,要知道洛陽可是舊黨的大本營,一旦讓新黨彈劾洛陽知府,那對舊黨的打擊可謂是慘重。
一時之間,新黨和舊黨再一次相互攻訐。
“夠了!”
趙煦怒斥道。
“天災並非是上天示警,開春之時,開封府發生蟲災,諸位愛卿也說是上天示警,結果呢?醫家以毒攻毒,蟲災立解。想來瘟疫同樣如此,只不過是我大宋還未找到治癒之法罷了!”趙煦環視眾臣,怒聲道。
“官家英明!”新黨官員紛紛附和。
官家不信天災和新法有關,這讓新黨鬆了一口氣。
舊黨官員頓時一臉尷尬,他們當年利用天災來逼迫過趙煦一回,結果被範正用醫術破解,如今官家已經不信上天示警之說了。
“醫家?”
舊黨官員不少舊黨官員咬牙切齒道。
呂大防作為宰相,主動獻策道:“洛陽發生瘟疫十萬火急,老臣懇請官家徵調醫者支援洛陽,醫治百姓,以解洛陽百姓之危。”
“徵調醫者支援洛陽?”
新黨眾人心中一動。
瘟疫可並非普通的病情,而是當世最恐怖的疾病,自然派出最頂尖的醫者前往洛陽,而範正作為醫家魁首自然最佳人選。
“範太丞醫術高超,微臣推薦範太丞前往洛陽主持平疫,以解洛陽百姓之危。”翰林侍讀王棣主動上前道。
“臣等附議!”
新黨官員附和道。
新黨舊黨難得一致,將矛盾集中對準範正。
如今新黨極為尷尬,官家雖然重用新黨,但是最信任的卻是範正,所推行的新法往往也被範正用醫學理念改的面目全非,更是組建醫黨和新黨竟相變法,這讓新黨恨得咬牙切齒。
正好藉著洛陽疫情,將範正和趙煦分開,正合新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