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召集諸位醫者,除了育兒禁忌之外,還有要事相商。”範正環視四周,鄭重道。
眾醫頓時一臉肅穆,正襟危坐,上一次,範正召集天下醫者,乃是醫家將主要研究方向,定在血液之上,最終破解了輸血療法。
而如今範正再一次召集眾醫,一眾醫者頗為期待。
“這一次官家喜得一位皇子兩位公主,張女醫的婦產科立下汗馬功勞。”範正首先對女醫一脈嘉獎道。
“恭喜張女醫?”
眾醫紛紛祝賀道。
如今醫家輸血療法大成,再加上範正保溫箱的邪方,生育難關已經基本上被醫家攻克,嬰兒的成功出生率大增。
“老身愧不敢當,女醫一脈能夠有所成就,全靠諸位的鼎力相助。”張幼娘慚愧道。
張幼娘並非是謙虛,剖腹產來源於華佗絕學,治療產婦大出血來自於獸醫一脈實驗的輸血療法,就連保溫箱也是範正的邪方,女醫一脈不過是借光其他醫科成就罷了!
範正點頭道:“醫家本是一體,自然應該相互印證醫術,如今醫家已經攻克了生育難關,然而這僅僅是第一步而已,生好生,養卻難養!當今天下依舊每年有大量的兒童夭折,甚至是皇家也不例外。”
楊介微微頷首,當年他受範正之邀請親自來宮中查明皇家子嗣不昌的謎團,皇家子嗣夭折可謂是觸目驚心,更別說民間了。
“父母健康餵養子女僅僅是避免夭折的第一步而已,也有很多疾病出現在嬰兒成長期間,醫家準備將攻克兒科定於下一步重任,既保證三位皇子公主健康長大,同時也可趁機提升醫家兒科醫術。”範正鄭重道。
眾醫豁然明白範正的計劃,要將兒科大興和皇子公主連在一起。
“此策會不會有風險?”楊介眉頭一皺道。
兒科在大宋又被稱之為啞科!所有醫者公認治小兒病最難。
因幼小兒童還不能語言,即使能語言的兒童,亦往往詞不達意,根本無法準確檢查病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治小兒病難,更別說醫治皇子公主,其中的風險並不少。
其他醫者也紛紛點頭,他們只想純粹的行醫,並不想過多的參與皇宮之事。
範正反問道:“你以為日後皇子公主生病,醫家可以推脫麼?”
一眾醫者不由臉色一變,如今醫家已經一統,日後皇子公主有病,恐怕醫家依舊難以逃避。
“既然醫家避無可避,不如索性主動接過重擔,藉助皇家資源,振興兒科!兒科和皇家合則兩利,分著兩敗。”範正正色道。
逃避並非是最好的方法,作為醫者,治病救人才是他們最終的目的。
一眾醫者紛紛默然,最後無奈點頭,醫家承擔皇子公主健康成長的重任,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範正見狀點頭道:“從現在起,不僅僅是女醫一脈的婦幼醫院,中醫院和太醫院各開設兒科一脈,總結天下兒科病症和藥方,交由太醫令錢大人匯總出書,同時再反饋於天下各大醫院。”
錢乙不由一震,他一直是有編撰兒科醫書的想法,如果醫家三大醫院的兒科同時匯總兒科病症,那這本醫書必將兒科聖書。
“恭喜錢師兄了,假以時日,兒科之聖的名號非錢師兄莫屬。”女醫張幼娘恭維道。
錢乙謙遜道:“不敢當,不敢當!”
錢乙不禁感慨萬分,他作為老牌的醫者,然而其醫術之上卻並未太大的突破,範正這個邪醫自然不能用常理度之,小輩中重現華佗絕學的楊介在民間名聲上已經超越於他,更別說還有法醫蘇遁,獸醫龐繼祖等後起之秀,就連相同輩分的張幼娘早已經因為婦產科而揚名天下。
他作為太醫令極為尷尬,醫家魁首並非是他,醫術也並非最高,更是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小輩超越於他,而專攻兒科則給了他翻身的機會。
範正緩緩道:“除此之外,範某還有一個好訊息告訴諸位,耶律公主已經履行承諾,從西域和極北之地,帶回諸多蛔蒿種子,一旦試種成功,天下兒童將會徹底擺脫蛔蟲之苦。”
“當真?”
錢乙一臉驚喜道。
天下哪一個兒童沒有飽受蛔蟲之苦!而醫家並沒有足夠療效的打蟲藥,如果蛔蒿能夠大規模生產,驅除蛔蟲,這將會對天下兒童來說,是天大的福音。
範正點了點頭道:“這一次,耶律公主送來的蛔蒿種子足足有二十斤之多,足以大規模種植。”
後世的老大哥僅僅援助二十克蛔蒿種子,就讓中國的蛔蒿繁盛起來。如今二十斤的蛔蒿,足以讓大宋兒童,早日擺脫蛔蟲之擾。
“算算日子,也該冬至了!”範正感慨道。
他給耶律南音所出的邪方需要在極寒之地,極寒之日,極寒之時,藉助天時來凍傷鮮紅斑痣,正是冬至之日。
喜歡大宋醫相請大家收藏:()大宋醫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