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不到慶祝的時候,但是船上酒櫃裡有早就準備好紅酒。
由於今天發現了西班牙銀幣,李銘想著怎麼著也得豐盛的安排一頓,可惜目前床上只有一堆罐頭,大部分的食材都隨著颶風的路過被搜刮得乾乾淨淨。
不過他還有其他辦法。
海洋給與人類豐厚饋贈一點都不吝嗇,而颶風和颱風過後魷魚極為的活躍;
探險家號備有專門的魷魚鉤,魚竿自然也是不缺的。
大清早的才起床的觀眾們開啟直播間一看,不由得一樂,彈幕紛紛打趣道:“這個不務正業的尋寶吃貨又要開始放毒了!”
由於喜提銀幣,心態異常好的李銘對著鏡頭笑著解釋:
“兄弟們,為了慶祝咱們加勒比海之行終於小有收穫,所以今天晚餐必須整的豐盛一點,由於條件有限,只好將就一下,加勒比海釣魷魚來一波!”
“大家請看,這就是咱們釣魷魚的必備法寶魷魚鉤!”
一邊講李銘一邊把手裡的魷魚鉤展示給鏡頭。
他手裡這枚魷魚鉤的外觀非常獨特另類,但對比那些的蝦狀假餌,這東西比起來效果會好上不知多少倍。
這種魷魚鉤首先在紡槌形的銅棒外表分成兩半塗上了紅、黃兩種鮮豔的顏色,等到油漆幹了之後再纏上一層密密麻麻的尼龍線。
然後再給紡錘形的銅棒外綁上生料帶,而且必須要在靠近鉤柄的稍上方綁上一圈3毫米的淡綠色反光帶。
最後在銅棒外綁上白色的錫紙就可以了,整個鉤的重量需要能在水中飄移!
這種魷魚鉤的製作法雖然有點麻煩。
不少看直播的觀眾可是釣過魷魚的,不過他們一般用的都是仿生狀的蝦餌,對於李銘手裡獨特的魷魚鉤有些疑惑。
此時天空中繁星非常明晰,海面微風拂面,遠處月牙也依稀可見,這正是夜釣魷魚的好天氣。
“大家注意,釣魷魚一般都在乾燥季節的晚上最為合適,最忌諱的就是月明之夜,這個時候的魷魚一般不出來活動,往往會讓人白等一個晚上。”
接下來隨著探險家號那1500瓦探照燈的開啟,周圍的海面瞬間被點亮。
李銘選擇的釣點在略暗的地方下鉤,因為如果太亮的話魷魚就能把鉤觀察得仔仔細細的了,就不好咬鉤了。
拋完鉤,他就把釣竿就架在船尾的海釣架上,趁著魷魚還沒上鉤的功夫,李銘轉身處理今天打撈起的另一波食材。
網兜裡清理出來的女王鳳凰螺是加勒比海地區難得美味。
李銘拿起其中一個最大的鳳凰螺對著鏡頭笑道:“大家如果有機會到古巴,一定要嚐嚐巴哈馬當地的油炸鳳凰螺,炭烤鳳凰螺和味道獨特的鳳凰螺沙拉!”
“女王鳳凰螺的螺肉,從史前時期就是加勒比海地區的傳統食物。即使到了現代,在海地和巴哈馬地區,鳳凰螺肉仍是當地居民的重要肉類來源,當地居民直接食用鳳凰螺的螺肉,或者將其烹飪成油炸小吃、做成濃湯和沙拉。”
他拿起刀用勁兒先在螺殼底部弄一個圓孔,然後換了一把刀從小孔裡探了,把螺肉推到殼口,就能取出螺肉了。
新鮮的螺肉被李銘用手扯出來對著鏡頭,好讓直播間的觀眾看得更清楚一點。
“鳳凰螺的螺肉分為四部分,包括有頭部、內臟、套膜還有足肌,螺肉的足肌上連線一塊褐色的厴,唯一能吃的就是鳳凰螺的足肌。”
“我們食用的時候只需要把螺肉足肌上的厚皮,還有內臟那些不可食用的部分去掉,剩下來的就是美味韌勁的白肉了。”
“一共五隻鳳凰螺,我打算用橄欖油做一道油炸鳳凰螺,和一道炭烤得鳳凰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