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銘眼前這個巨大的船錨甚至比那輛謝爾曼的坦克都不遑多讓。
橫杆上的錨環從海底高高的翹起,哪怕上面已經佈滿了泥垢和珊瑚,但李銘甚至都能從裡面的錨環裡徑直穿過去。
這樣的發現實在是太讓他興奮了,他激動的指著眼前的船錨解釋道:
“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最古老的錨具可能是岩石,許多石錨的發現至少可以追溯到青銅時代”。
“兄弟們,這傢伙可不是近現代的錨具,這是典型的歐洲有杆船錨,你看錨環那裡如同十字架一樣橫杆,而我們近現代的船錨大多沒有這麼長的橫杆,在19世紀初由英國和法國的航海家逐步對船錨進行改進後,這個橫杆逐漸縮短甚至是去掉了。”
“整個加勒比海的海底沉寂著有數千甚至數萬個類似的船錨!”
“所以從形制上,我們可以簡單的推斷,眼前這個巨大船錨最少是18世紀以前的”
興奮異常的李銘遊近船錨,然後拿出鏟子開始在船錨落下的砂礫周圍四處的搜尋。
這樣巨大的船錨周圍肯定有錨鏈和其他的東西,如果這是一條失事的海船,在它的周圍肯定會有些小玩意;
不過巨大的船錨仍然不由得感慨萬千...
“那名著名的義大利人作於1299年的《馬可·波羅遊記》帶來了整個東方遍地財富的幻想!激起了西方人尋找財富的渴望。”
“而遊歷在歐亞的阿拉伯人的把我們華夏的羅盤針帶到西方,使得13世紀後歐洲人在海上航行時不致迷失方向,然後接下來歐洲的造船技術有了很大進步,出現了更多的新型多桅多帆、輕便快速的大船...”
“而我們眼前這樣的巨大的船錨當初配給的船隻最少超過500噸,這起碼的西班牙人的蓋倫級大帆船才行。”
李銘口口聲聲的500噸以上的大帆船幾乎就是張口就來,而直播間不少觀眾們置疑這僅僅有可能是被廢棄在這裡的普通船錨而已。
.....
從古代的石錨到現在的無杆錨鏈,一邊隨口講著一些關於船錨的小知識,李銘一邊用鏟子扒拉開海床上面的砂礫。
很可惜,看樣子船錨的附近並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東西,畢竟時間的流逝了,就算這船錨屬於沉船的殘骸,哪怕就算有東西落在這裡。
這麼久了,早就被洋流和砂礫裹挾到其他地方去了。
似乎是驗證了水友們的猜測,在接下來整整半個小時的搜尋裡,李銘果然什麼都沒有發現!
反倒是他的周圍沉寂著人工礁石和砂礫海床勃勃生機,而來至海面的陽光投射在海底,各種各樣的生物沐浴在溫暖的海水中,這些不知名的小魚一點都不怕生,不時的穿過錨環來到他面前溜達晃盪;
李明周圍美麗世界讓直播間的水友們感到大為歡樂,紛紛叫嚷著食材送上門了。
各種奇異漂亮的海螺,海星,水母還有各種顏色的珊瑚礁在海底水流的作用下翩翩起舞......
李銘操作著海面的彎角通風管李銘把船錨四周衝出了好幾個大坑,除了幾個紅海膽和一隻送上門的海螺外,什麼都沒有。
有些失望的他打算回到船上休息一會,李銘仍舊堅信周圍肯定有東西在等著自己。
新鮮的海膽蒸蛋配上黃桃罐頭下肚之後,趁著陽光大好,李銘打算繼續下水搜尋一番,他心裡總覺得這周圍應該有東西才是。
還沒等他再次下水,反倒是直播間的彈幕先歡騰了起來。
【快看海豚!】
【哇,好可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