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就是替很多觀眾道出了心中的疑惑,“這個亞洲人千里迢迢的跑到霍克森幹什麼?全英國就屬薩福克郡的人最多,而且那地方也是尋寶人比較多的,想要在那裡找到寶藏的可能性很低了吧?”
因為最近時間李銘的討論熱度著實有點高,一些出於內心好奇的觀看了他尋寶的觀眾們更是懵逼,在他們眼裡電視機裡這個亞洲尋寶人的行為太反常了,一點都不專業,一路上吃吃喝喝,然後跑到了一個度假村村子要尋寶?
然後再看看其他尋寶隊的努力作業,感覺好像電視裡這個亞洲人一點都尊重這檔節目,搞得好像來旅遊度假一樣,還跑到一個度假村去了。
解說席上的馬爾科教授看到李銘來到霍克森,一臉的驚訝,脫口而出的說道:“這個亞洲小子有點意思,他來到的這這個村子的確有寶藏!”
“教授你是說這個叫霍克森的村子真的有寶藏嗎?”一旁邊主持人聽到,頓時驚呼道。
旁邊的另一位邀請嘉賓突然也回過神來了,脫口而出:“馬爾科教授,你說的是霍克森石斧?”
主持人有些蒙圈:“什麼是霍克森石斧!”
馬爾科教授神色鄭重的解釋:“所謂的霍克森石斧,指的是英國皇家學會院士約翰·弗雷1796年在這裡磚石坑裡發現了深達12英尺的火石手工工具,他是第一個認識到古代工具是人為工具的人。他的發現的一隻石斧現在就存放在大英博物館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約翰·弗雷院士於1797年6月22日發現並於1800年發表在該學會的《考古學》雜誌上的致古物協會的信認為,這些手斧的上古時代是“甚至超越了當今世界,這一時期現在被認為屬於下石器時代。”
“約翰·弗雷還認為,這些“武器”與附近滅絕的大象化石相吻合,這些大象化石位於歐洲大冰間期地質變暖時期形成的中更新世湖中。
“因此,根據1950年代在弗雷雷遺址發現的植物和樹木不受干擾的花粉層的證據,英國考古學界將整個時期稱為“霍克森時期”,從而肯定了這一時期的確定性。變暖和降溫,並定義了大冰期的階段!”
“在1971年至1978年之間的5年中,以芝加哥大學為首的團隊在約翰弗雷發現手斧的工地再次進行了廣泛的發掘。他們確認了手斧的發生日期大約是40萬年前!”
對於古人類學而言,它顯示了大約40萬年前英國人的存在,對於地質學而言,它是歐洲大冰期時期在英國被稱為霍克斯尼人)的年代......
一旁的主持人直接打斷道:“您認為這個叫李銘的亞洲尋寶者有沒有可能在這裡會有重大的發現?”
馬爾科教授皺了皺眉頭,接沉吟了一會搖了搖頭說道:“那把石斧對於地質學和古人類學來說就是最大的寶藏。
而且我不認為這裡還會有什麼其他的寶藏,畢竟這個地區早已經歷過考古學界十幾次的搜尋和探索!”
“但從這個亞洲尋寶者選擇的位置來看,我是極為欣賞的,如果他能在這裡發現有關於古人類其他的工具,我想我會很興奮的。”
馬爾科教授說了一半天,言外之意表達的比較很明顯:“那意思是說李銘地方挑得不錯,可惜寶藏早就沒了,來晚了!”
而聽到馬爾科教授的解釋之後,那些個正在觀看《寶藏獵人》節目外國觀眾不由得大為感慨;
甚至有不少觀眾們覺得,一個亞洲人居然對英國的考古學和寶藏有如此深的瞭解,實在是難得。
不少《寶藏獵人》的觀眾對李銘的印象潛意識的開始有所變化。
而此時,李銘聽到白鬍子村長說幾百年前就寶藏被挖了,心裡頓時一驚問道:“被挖了?”
“對啊,不就是霍克森石斧嘛!
幾百年前被咱們這約翰·弗雷院士發現的,現在那東西正放在大英博物館呢!”老村長摸了摸自己的鬍子一臉驕傲的說道!
逗魚平臺直播間的水友們一聽寶藏被挖了,頓時彈幕紛紛冒了出來調侃。
【銘哥這次來晚一步,寶藏已經被挖了,你難受不?】
【何止來晚一步,這是來晚了幾百年啊!】
【看樣子這回第一天尋寶已經拉閘了,主播直接換地方吧,這地方估計是木有了!】
【難受你就說出來,我也好開心開心~】
喜歡直播之環球探險家請大家收藏:()直播之環球探險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