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大院其他人家的媳婦還準備著蘇瑜這次又來和她們親近,可以找到機會打聽一下那些軍區子弟的事兒。結果蘇瑜來了這邊一整天,一直到天黑了,都沒出過門。
她們讓婦聯的朱主任去找宋縣長打聽了,才知道是在家裡複習功課。沒時間出門。
聽到這個訊息,大家失望透頂了。心裡琢磨著是不是要上門去找人。又擔心到時候讓林書記家裡看到了,會誤會。
畢竟別人請上門做客的,和自家主動上門去找人的,那意義又是不一樣了。
蘇瑜偶爾在窗戶口看著那些進進出出的人。看到一些人進了大院之後,朝著自家這方向看一眼,就笑了笑,繼續看書。
晚上宋東徵又打了飯回來了,擺放在桌上伺候著給蘇瑜吃。
“吃完飯再看書吧。”
宋東徵招呼道。
蘇瑜將看到的地方給折了一個角。將書放到書桌上,就過來吃飯。看到桌上打回來的飯菜,她嘆氣道,“這大鍋飯和家裡還是很大的區別的。劉大娘今天肯定又給家裡做了好吃的了。可惜我吃不上。”
宋東徵:“……”他將筷子放到蘇瑜手裡,“明天我做飯。今天沒做好準備。”
關鍵是他擔心做的不如人家大師傅做的好吃,到時候讓蘇瑜不滿意了。
蘇瑜笑著道,“我要吃紅燒魚。你應該會做吧。”
“會!”這菜他都吃多少年了,還能不會做?
得到承諾了,蘇瑜就不折騰他了,老老實實的和宋東徵一起吃飯。邊啃著玉米餅,邊道,“也不知道李萍他們那邊咋樣了,今天肯定要鬧騰。”
宋東徵也啃著餅,笑道,“早就和公社那邊透過電話了,下工的時候都哭爹喊孃的要回家呢。”
蘇瑜雖然有些擔心,不過她和李萍之前也早就已經猜到這些後果了,也給李萍提了一些建議。所以也沒準備去幫忙。
而且她也想鍛煉一下李萍的能力。作為一個學生會主席,管著那麼多人,一群毛孩子,應該還是管得住的。
小河公社這邊的民兵團宿舍裡面,一群孩子正在抱著飯盒邊吃飯,邊抹眼淚。
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最小的十二歲,最大的就是李萍,十九歲。
都是第一次離開家裡,雖然以前也在鄉下待過,但是他們確確實實的是沒做過農活的。
這次一來就幹的苦力活,開始的時候大家還幹勁兒十足的,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很偉大。可是幹著幹著就覺得力不從心了。
哪怕十二歲的孩子拿著小鋤頭不用出大力氣,只需要敲碎大的土塊,也覺得又累又枯燥。
下工的時候,孩子們身上都覺得沒力氣。又累又餓。特別是看著天黑了,就開始想回家了。
然而在看到晚上吃的飯之後,這種念頭就更加強烈了。
這群黑心肝的,竟然讓他們吃玉米糊糊加窩窩頭!
那個玉米糊糊和他們在家裡面吃的還不一樣,家裡吃的很細,這邊的玉米糊糊吃到喉嚨裡,竟然有些咽不下去。裡面好像有啥雜物。
窩窩頭也是黑的,幹巴巴的。
可是不吃又沒別的了。”我不吃了,反正我不管,我要回家。這哪裡是來支援的,這是來賣命的。我們就算義務幹活,但是至少要給我們吃飽飯!”
李愛紅生氣的將飯盒放到床上,站在人群裡面大喊。
這算是喊出大家的心聲了。之前是敢怒不敢言,這會兒有人帶頭了,而且還是李家人自己帶頭的,所以大家也就敞開心扉的喊起來了,“我要回家,我要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