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指望十七能夠迅速成長為這種世界級打野,恐怕是有點想屁吃了。
成為世界級打野,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天賦。
所以,在打野的各種屬性之中,葉不凡選擇了讓十七成為最實際也最容易做到的奉獻型打野。
如何吃最少的資源,辦最多的事?
吳龍飛的武器能夠在僅僅單殺一次蒙多的情況下,18分鐘做出破敗+三項,不只是因為他的個人實力強硬拿下了補刀和鍍層,更是因為十七對於上路的視野保護和那幾組石甲蟲的資源傾斜。
一組石甲蟲,135金幣。
兩組石甲蟲,270金幣,基本相當於一個人頭了。
所以,男槍壓了十七3級。
所以,武器壓了蒙多3級。
十七自幼出身武行,吃苦耐勞的個人品質也是讓他能夠承擔這一切的重要原因。別人可能是抱著揚名立萬的態度來參加電競大會這個節目的,而十七當然也想露臉出名,但他更多的是以一個影視節目從業者的態度來參加這個節目。
拍過許多電影電視,見過許多紅人變涼,十七很清楚什麼名都不是好出的。
沒有金剛鑽,不攬瓷器活。
知道自己能做到什麼,做不到什麼。
安於奉獻。
不急不躁。
……
奉獻型選手當然也分高低之別,十七這種就是很普通的,俗稱抱大腿。
而奉獻型選手做好了,則像是一角拼圖,一塊革命磚,一把萬能鑰匙。
有了這種選手,會讓隊伍磨合的更好。
沒有這種選手,基本不可能贏。
典型的就像鍋老師的打野,宇智波·水神的ad。
拿到資源,他們能夠站出來。
拿不到資源,他們也可能站出來。
就很離譜。
一個隊伍如果沒有這樣能夠默默奉獻吃草擠奶的選手,就很容易在逆風局主力資源不足,崩成一塌糊塗,也就更不會有奇蹟發生。
一個打不了逆風、沒有奇蹟的隊伍,怎麼能夠打出好成績?
只想要一路碾壓,逢戰必勝?
呵呵,痴心妄想。
如果說吃資源、能carry的選手是隊伍的核心,是關鍵時刻的致勝利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