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錢的大佬也看不上這點地方,無非就是跟他差不多檔次的人會揪在一起死磕,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李文秀倒是不用擔心。
回到酒店。
李文秀也沒急著跟對方聯系,眼下最緊要的是弄清楚一些基本情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
下午的時候,李文秀又去了一趟醫院,韓立生顯然也有些鬱悶,兩個人在醫院外面的一家小飯店裡吃了頓飯,話說開了,李文秀也就不藏著掖著。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韓立生竟然不喝啤酒,這倒是有些稀罕了。
“怎麼,不喝啤酒很奇怪嗎?”
“不奇怪,你是好男人。”
“怎麼樣?這次來上海不是單純為了玩的吧?”
菜都上齊了,曹軍麻溜地挪了個凳子多來一起坐著,韓立生也沒說什麼,他又不眼瞎,自然知道這個長得有點像小混混的家夥並不像是李文秀的朋友,反倒是有點跟班的意思。
其實對李文秀的猜測,韓立生很早就已經有了,只是他實在是想不起來,在松平的一畝三分地上有這麼號人物。
按理說,松平也不算小了,小池子裡養不出大魚的道理他還是知道的,不過李文秀這小子憋著不說他也就沒打算主動問。
“韓叔你猜到了?那你說說我是幹什麼來的?”
放下筷子,李文秀也來了興趣。
傢俱城那邊,年廣久這幾天一直沒打電話過來找他,李文秀也猜到年廣久應該是黔驢技窮了,要他打理傢俱廠是沒問題,但是要他搞傢俱城,李文秀想著靠年廣久的能力,恐怕有些力不能及。
現在時間就是金錢,李文秀也不打算等了,如果韓立生這邊能夠敲定下來,那會節省不少時間,也省了很多麻煩。
“要我看,你這個家夥不是來找事的就是被事兒找來的,上海是什麼地方不用我說了,能把生意做到上海來,你小子手裡肯定有不少的本錢,當然,也不排除是你家裡的條件,但是我估計十有八九是你自己的,至少如果我是你老子,我肯定不會讓你一個人來這裡瞎倒騰。”
還別說,韓立生這個人,眼光是真的毒辣。
見李文秀沒有說話,韓立生基本上也就印證了自己的想法,這幾天他人雖然在醫院裡面,但是也去留意了一下松平那邊的情況,不過想來想去也沒想到松平有什麼人有這種手筆。
一直到昨天晚上,韓曉突然說起二中對面的袖珍格子鋪的時候,他才想起來金和這碼子事情。
如果要說松平有什麼人能把觸手伸到上海來的話,那肯定是金和的老闆。
再結合那天看到王有來的時候心裡冒出的熟悉感,韓立生自然就猜得八九不離十了。
李文秀這小子,很有可能就是金和背後的老闆,至少也跟金和有關系。
“看來韓叔你早就猜到了,那我也不瞞你,金和實業就是我的,這次來上海,主要還是為了金和的事情。
不過我找韓叔過來可不是為了金和實業的生意,而是另外一件事。”
漫不經心地說出來,韓立生雖然心裡早就有了結論,但是聽到李文秀親口說出來,心裡還是難免有些震驚。
金和實業,不簡單。
李文秀這小子就更不簡單了,以他的老辣,自然聽得出來李文秀話裡的意思。
金和實業是他的,而不是他們家的,這裡面的區別真要論起來,那可就大了去了。
192 鋒芒第一刀
一金和實業的名字從李文秀嘴裡吐出來,韓立生倒是並沒有覺得太過於震驚,似乎有些像是預料之外,但又是意料之中的結果,只不過他獨獨沒有想到的是,以李文秀如此年紀,手裡竟然掌握著這麼大一個産業。
下海經商在九十年代畢竟還是一個很熱門的詞語,下海下海,捉得了蝦,捕得了魚,但是魚蝦肥不肥,那就又是另當別論了。
當年下海經商的人少說也有幾十上百萬,但是真正能渡江過海地把摸魚捉蝦的事業發揚光大做成巨無霸的課業沒有幾個人。
李文秀畢竟還是一個少年人,少年心性,往往是三分堅持七分熱情,熱情退了也就沒什麼好驚奇的。
但是偏偏這家夥不僅僅做成了,而且還做得像模像樣,去年開始,市裡的電視臺就一直在進行腦白金式的廣告推銷。
24小時便利店的說法老早就成了松平茶餘飯後的一個口頭禪,即使是見過大風大浪,韓立生也還是有些心驚膽戰的,生怕李文秀這家夥是打著家裡的旗號在外面瞎折騰。
沒想到到頭來,竟然還是父憑子貴,做老子的沒什麼盛名,做兒子的反倒成了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