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茬不搭著一茬的。
等她往李文秀在賬本上指著的地方瞥了一眼,頓時就明白過來了。
他還以為這家夥是轉移話題呢。
“沒啥事,數字沒錯,就是這麼多!”
李文秀是真嚇了一跳。
賬本上,一中這邊一連一個禮拜,每天的流水都漲了將近2000塊錢,這可是真有點稀奇。
“也沒啥稀奇的,你看這幾天,上面不是記著嗎,有幾筆大的賬,前些日子,縣裡來人到店裡訂了一批小禮品,所以這個禮拜的流水也大了不少。”
李文秀一聽,頓時就楞了一下。
他怎麼就忘了這一茬呢!
101 硬氣
在一個資本家眼裡,做成一筆生意,只需要三個步驟:發現商機,生産滿足需要的産品,然後就是從客戶的口袋裡把錢掏出來。
而在1997年,商機是斷然不會缺少的。
李文秀上一輩子的閱歷表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都成了新世紀的弄潮兒,而那些把下海和冒險當成自由散漫的守陳者。
則被21世紀的浪潮毫不留情地拍死在“想當年,如果我也……”的後悔中。
聽到王彩霞漫不經心的一句話,李文秀難得在臉上露出一絲詫異的表情。
看來一個人的腦袋終究還是有限的。
如果不是王彩霞突然提起這件事情,李文秀還真的想不起來這裡還有一個天大的機會在等著他。
在97年這個沒有經歷過自由市場主義的年代來說,自然少有人想到還可以把東西賣進縣委大院裡。
但是李文秀很清楚。
如果真的能跟縣裡那些機關搭上路子,元旦賀卡還真的是一個不錯的商機。
“彩霞姐,他們的聯系方式你留下來沒有?”
王彩霞還迷糊著呢。
不是在說著賀卡的事情嗎,怎麼又問起號碼來了。
“沒留,不過他們還差一批貨沒取,估摸著今天下午還要過來一趟。”
“來不及了!”
李文秀一看時間,下午他還有好幾節課呢。
“彩霞姐,這樣,下午他們要是再來人的話,你問他要個聯系方式,就說我們店裡要給他們贊助一批元旦賀卡。”
“這樣成嗎?”
“你甭管成不成,先把號碼要到再說。”
李文秀也懶得跟王彩霞解釋裡面的道道。
橫豎不過幾張賀卡,這東西也費不了多少錢,自然談不上什麼非法的勾搭。
再說了,李文秀也沒想著賺機關的錢,他圖的可不是他們那百十來張賀卡的利潤。
回到二中。
李文秀一下午都有些心神不寧。
最後一節課,講臺上那個老師前腳剛出門,李文秀幾乎是緊跟著就出去了。
攔了輛三輪車,一路磕磕碰碰地把他栽到一中那邊,一套口袋,竟然沒帶路費。
“師傅,你瞧著點啊,我去給你拿車費。”
“小夥子,沒你這麼坐車的吧。”
沒轍。
李文秀也懶的跟他理論,只好站門口朝店裡嚎了一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