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水産部門店裡走過去,李文秀雖然有些悶聲不樂,但是也不想掙紮了。
重生並不是萬能的,總不能逼著他老子違了心。
進了店。
已經是7月中旬,天氣還是悶熱,王有來正打算靠在躺椅上補個午覺,看到李日和爺倆兒進來,立馬就直起身子招呼人。
“大兄弟,想通了?這馬沓子……”
“賣!不過我們可說好了,8塊五一斤,你可不能少了我的秤。”
“哪能呢!開門做生意,能做那缺德事嘛!”
李文秀撇了撇嘴,臉上擺明瞭不相信。
就你們這些店,能發財的,缺德事只怕是沒少做,缺斤少兩恐怕還是輕的,不拿沙子兌米就是給祖上積了德。
不過這話李文秀自然不會說出口,總得照顧照顧自家老子的臉面。
議了價格,剩下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搬東西上秤,四捨五入去了零頭,扣掉盆的分量,稱出來攏共是312斤半,跟李文秀的賬本上記的數字沒差多少。
“就算你313斤吧,怎麼樣?”
這筆生意王有來也算是讓了利,不過他也是個爽快人,既然是做生意,開了門,抬頭不見低頭見,他還想做長久呢。
“中!”
李日和難得爽快了一次。
王有來也不墨跡,直接拿出個計算機算了一遍。
“313斤,8塊五一斤,總共是2660塊5毛,你自己算算,沒錯吧?”
李日和一時半會還沒算清,李文秀倒是老早就在心底把數字給捋順了。
2660塊5毛,數字確實不錯,但是忙活了小半個月的,倒騰來倒騰去,掙了四五百塊錢,著實讓他提不起什麼勁頭。
但是李日和卻已經心滿意足了。
收馬沓子這事本來就不是正經的活計,除了費點力氣,這四百多塊錢跟大風刮來的也沒多少區別。
結了賬,從王有來手裡接過錢,寒暄了幾句,約定好下個月月初再來一趟,李日和就領著李文秀出了門。
“爸,向前叔回來估計還得有一會兒功夫,我們找個地方吃頓飯吧!”
其實這會兒早就已經過了飯點,不過人是鐵飯是鋼,李文秀還是半大小子正能吃的時候。
李日和剛得了賣馬沓子的錢,也不心疼這幾塊的零碎,父子倆沿著人民路找了一陣,挑了一家很家常的館子炒了兩個菜草草吃了頓午飯。
等吃好出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鐘了。
難得來一次縣裡,李日和也想著給家裡添點東西,再說了,自家那口子早就交代好了要買些日用品,更不說家裡還有個小的,要是不帶點零嘴回去保準要鬧得起勁。
李日和雖然為人悶聲悶氣的,但是不管是前世今生,李文秀都記得清楚,自家老子對他的一雙子女還真沒虧待過。
窮則窮,但是寧可苦了,逢年過節兒女身上的新衣服沒少做,就是難得吃上一回的零嘴也不曾少了,無非就是比旁人家的孩子少了些。
等到了大西門的小市場,不用李文秀開口,李日和就掏了錢,剛炸出鍋的麻花買了兩斤,小蘋果也來兩斤,那種油紙袋包的紮花糖也整了1斤半,另外就是些日用品。
李文秀兩輩子的心境加起來比他老子現在的年齡還大上不少,自然不會去注意這些吃食。
不過即使如此,林林總總的還是買了一大包東西,花了不到50塊錢。
經過一家雜貨店的時候,李文秀才總算是開了口。
“爸,要不買兩條過濾嘴的煙吧!”
“買那好煙幹什麼,回去又要挨你娘說道,等回頭去塘屋嶺的店裡拿兩條福字嶺就成!”
果斷拒絕了兒子的提醒,李日和本著能省則省的想法,終究還是沒肯邁進雜貨店的門。
倒是李文秀覺著有些可氣又可笑,笑這可氣的年代,還有這可氣的人生。
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