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順帝是何等精明之人,路之謙的心思自也瞞不過。
雖然天順帝對明雲裳也有一分不滿,卻覺得路之謙身為了左相,在朝中數載,竟是一個沒有一點擔當之人!
明雲裳一見天順帝的神情有變,當上忙跪下來道:“微臣認為南方雪災之事,最佳的法子便是讓百姓自力更生。”
“朝中再派大臣前去賑災,而這賑災之事,又不能和往常一樣,往常的賑災,經過州府的節節盤扣,落在百姓手中的實是少的可憐。”
“所以微臣認為今年可以換個法子,可由賑災大臣先私訪民間,然後再進州府,便能知道最真實的情況。”
“然後再設立監督制,即老百姓所得銀兩和朝庭分配的銀兩不同的話,百姓可以狀告貪官。若有官員心存貪念,必會現形。”
天順帝聞言面色微緩,卻看著路之謙道:“路相以為如何?”
路之謙聽到明雲裳的話才知道她早前就已經把所有的一切都想好了,原本應該是他試探她的話,如今倒全變成了她在試探他!
若是昨日,他聽到明雲裳提出這樣的法子,縱然是覺得極為可行,也必會出言阻攔,道盡利弊。
只是他今日裡被明雲裳這麼一鬧,心裡早就慌了神。
此時天順帝一問,他更是知道若是他沒有比明雲裳更好的法子,必定會被天順帝降罪,忙道:“微臣認為謹相的法子極好!”
天順帝冷笑了一聲,路之謙的心裡卻已發顫。
李大學士走出列道:“微臣也認為謹相的法子甚好,只是這個法子卻是自開國以來從未有過,民告官,是否會亂了朝綱之序,損了朝中官員的威望?”
明雲裳看了李大學士一眼,暗歎這人還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書呆子。
她便道:“李大學士擔心的甚有道理,只是若是官員不存貪念,又豈會有民告官之事發生?”
李大學士也回看了她一眼,眼裡有一分不屑。
他嘴巴張了張,卻又覺得有些話在朝堂之上說出來終究有些不妥,便又將話嚥了回去。
明雲裳自是知道李大學士想說什麼,卻道:“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更何況朝中的官員也沒有幾人敢拍著胸膛說自己是清廉的,李大學士,你是想說這句話吧!”
李大學士微驚,本想否認,卻終是道:“正是。”
明雲裳輕聲道:“皇上,這些也正是微臣所擔心的,好在還有路相和李大學士也有共同的見解。”
她的話一出口,朝中官員倒有半數低下了頭,天順帝看著明雲裳道:“你說話倒是直接。”
“微臣出身貧苦,自是知道做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最希望得到的是什麼。”明雲裳輕聲道:“微臣不想振官聲,也不想擺官威,更不想名流千史。”
“微臣只想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想著儘早能解決掉雪災之困,不為老百姓增添負擔。”
她這一句話說的樸實而又直白,天順帝平日裡聽多了官腔,如今聽到她這樣的一番話,倒也覺得極為有貼合實際。
他便道:“謹愛卿所言極有道理,朕也想問問諸公,你們可敢說自己是坦坦蕩蕩的嗎?”
眾臣聞言忙跪倒在地道:“微臣不敢有負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