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珩率軍撤得幹淨利落,倒讓疏勒城中上下一時摸不著頭腦,不敢輕出,生怕是夏軍的詭計。作為曾經與漢交往密切的西域國家,國中存下不少典籍,疏勒王也知曉中原有種名為“誘敵”戰術。
擔憂夏軍是誘惑己方出城,不敢輕動,疏勒城也得到了援軍將要至的訊息,對於他們來說,以兩千弱兵“扛”了十倍於己的虎狼之師這麼久,已經極其不易。還是老實地據城,以待那數萬聯合援軍,更穩妥些。
直到劉珩撤軍兩日,南面諸國聯軍的前軍騎兵冒頭,北面的大宛騎亦悠哉而至,疏勒王這才大著膽子率眾出城,直撲城東佛寺。
作為一個信佛的國度,信仰之地被破壞踐踏,不少疏勒軍士都表現出強烈的恨意。在寺廟之內,見到那些奄奄一息,衣衫襤褸,春光外洩,被囚禁著的女人。
包括疏勒、大宛在內的諸國士兵,都露出了狼性的目光。其後,一場對“戰利品”的爭鬥,在己方勢力間展開。
劉珩與王昶所議,動其志,亂其心,效果很明顯。
又逾好些時日,南面諸國聯軍終於姍姍來遲,旗幟林立,卻是亂糟糟一片。比起之前的幾國聯軍,其勢更眾,卻更散亂。聚於疏勒城下,諸國國王、都尉齊聚議軍。強敵已然主動退卻,他們這好不容易集中起這些軍隊,作何?疏勒王是極力地慫恿向東追擊,這些人長駐於疏勒,受損的一樣是他疏勒國。
此前以大宛騎為首,試探著向東追殺劉珩,夏軍出人意料地“行軍緩慢”,追上,接戰,以少打多,雖然最終被擊退,“聯合騎軍”也給“夏軍”造成了過千的傷亡。
大概是那場追擊戰的結果給了西域聯軍以自信吧,夏軍似乎沒那麼難對付,除了那幾千本部騎軍,剩餘的奴僕軍,戰力可不高。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準備,到疏勒,他們已經合軍五萬有餘。
以三倍之步騎大軍擊之,縱使勝不得,小心些,也不用怕出什麼大問題。再者,傳聞在溫宿王城,堆滿了貪婪的夏人西來搶掠的東西,金銀、玉器、糧食、兵甲,那可是東面數國所有的財富,是一個巨大的寶藏,那樣誘惑。沒有多少猶豫,十數國,五萬餘大軍,“雄赳赳,氣昂昂”地向東進發。
劉珩率軍東撤,但對聯軍的關注可一點沒少,來往於東西的斥候哨騎從未斷絕過。兩萬多軍,就在尉頭小城等待聯軍之來。受夠了那些戰力強悍,擊之不及的夏騎騷擾之後,五萬大軍終至尉頭。
小城本不足以容納太多軍隊,劉珩背其立陣,與敵進行一次彙戰。不敵,在靠中軍鐵騎強行擊潰三支聯軍之後,率眾東奔。一戰而折三千餘人,雖然都是奴僕軍,劉珩不心疼,但加上逃散、投降的小兩千人,整個“夏軍”的兵力,下降到不足萬七千人。
而西域聯軍,經此一戰,則徹底放下了對西征夏軍的畏憚,自信心被打出來了。在他們看來,與奴隸軍混在一起作戰的夏人,不足為懼。
又數日,探得夏軍的動向,聯軍再次東進,依舊是那般遲緩,此次劉珩幹脆沒有派軍侵擾。短短兩百裡的距離,步騎大軍,硬是走了五日,方才至於他們望眼欲穿的溫宿城。
而到了溫宿,聯軍東進,也足夠遠了。
......
溫宿城南北皆依山脈,向西更是一條峽谷走廊,反倒是東邊是一馬平川的原野,西域聯軍還是繞道東面,再行西來,駐兵於溫宿東城。
將入秋了,東面,溝通姑墨的原始小道的寧靜已然被戰爭的喧囂聲打破。從兵臨城下,到合力攻城,準備不足兩日的時間,西域諸國聯軍,此次動作倒不慢。
旗號不一的西域胡軍,在各自尉、校的驅策下,扛著很具西域風格的雲梯,沖城進攻。“夏軍”一萬多人,就被他們逼在城中。在城北,有一夏寨,亦有數千人在進攻。
諸胡王則領著親軍,在後方督師,望著“搖搖欲墜”的溫宿城,毫不遮掩貪婪的目光。不斷派人于軍前宣講,城中“堆積如山”的財富,等著他們去繳獲,西域聯軍,將士倒挺積極。
劉珩親自坐鎮城頭指揮,城中只放了一千中軍夏騎,在他的命令下,已經開城反擊過幾次了,給無腦進攻的西域雜牌軍們造成的巨大的混亂與傷亡。
在重重護衛下,劉珩滿臉冷酷地盯著一擁而上沖城進攻的西域胡軍,心裡都不禁有一絲懷疑,這些西域人真得這麼蠢,這般輕易地便被吸引過來進行城戰?
事實證明,彼輩還真的是蠢。哪怕他的演技再拙劣,還是受不了前兩次“勝利”,與溫宿城內的財富之誘惑,很是配合地上鈎了。
劉珩確實是將西征所掠諸國的財富都囤於溫宿城內,但城外這些“胡虜”,只怕沒命去享有。
以西域胡兵的攻擊力,以逸待勞,準備充足地據城守備,哪裡是對方能攻破了。劉珩手下的僕從軍,戰鬥力雖然高不到哪兒去,但一個個倒挺賣力,都想著立功“轉正”。
此前跟隨夏人一路西進屠戮肆掠,那些立功者的待遇可讓最底層的奴隸軍眼紅。金銀、女人、升官,種種好處,誘惑著他們。
“打完這一仗,該回家了!”連攻兩日了,不得果,眼看著敵軍士氣漸漸衰落下去,劉珩疲憊的眼神之中,湧現出一絲對家的眷戀。
“準備反擊!”嚴肅著臉,對身側的程銀吩咐道。
劉珩以其巨大兇威,約束著軍士,親自守城抵禦。王昶在城北營寨守衛,以為牽制。夏軍之利,在於那百戰之鐵騎,如此強軍,劉珩自然不會將之盡數屯於城中,束手束腳。
郭淮自領兩千鐵騎,一直遊弋在東面,出沒于山谷河道之間,蕩得很遠。西域聯軍倒還有點警惕,派了些騎卒在周邊探尋了一番,也都被郭淮避過了。
看準時機,率軍潛伏而來,在東南面的一高坡之上,隔著四五裡遠的距離,郭淮遙遙望著遠處的西域聯軍。
“那邊是大宛騎軍吧,都是健馬啊!”郭淮語氣中有贊嘆之意:“不知有沒有汗血馬!”
“殺!”望見城頭劉珩大纛的動靜,那是全面反擊進攻的訊號。沒有絲毫猶豫,郭淮率鐵騎,直擊西域諸國聯軍的“指揮中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