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劉協,多少歲?”看殿上諸臣反應,劉淵左右張望幾眼問道。
“回陛下,懷帝生於靈帝光和四年,至陛下乾德四年,年十八!”劉淵的“寵臣”郗慮此時主動稟道。
劉協的後事,袁紹已經處理完畢,諡號懷。
“與朕三位皇子年歲倒是相仿!”劉淵再嘆:“只可惜,生不逢時啊!”
見劉淵這對已故漢帝流露出的些許贊嘆,諸臣都不作話,這實際上是有些無聊而作嘆。
“劉協既死,大漢無主,諸位愛卿覺得,接下來袁紹會怎麼辦?”劉淵終於提到正題。
說到此事,觀諸臣表情,看起來都有想法。
納言李儒撫須道:“懷帝有諸幼子,或扶持其一為兒皇帝,繼續攝政;或直接稱帝,代漢!”
“文優覺得,袁紹會作何選擇?”劉淵淡淡一笑。
“不論袁紹如何選擇,經此一變,大漢之國祚必然消亡,被袁氏取代是遲早之事!以臣料,鄴城那邊,不久便有訊息傳來,陛下只需安等便可!”李儒應道。
“漢祚亡了!”劉淵表情平淡低語道:“從朕當年入長安始,就已經亡了!”
......
在長安上下,準備歡慶上元時,在新歲到來之際,鄴都正在恭賀新帝登基。袁紹回鄴,將都城上下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清洗,最後忠於大漢的力量,幾乎全數被毀滅。
其後,袁紹否決諸趙臣篡漢稱帝的建議,立懷帝劉協幼子劉馮為皇帝,晉位趙王,秉政天下。
在大多數人覺得河北風波將止,鄴城局勢將複歸平穩之時,波瀾再起。
一眾臣子聯名上奏,請袁紹登基稱帝。與之前的不同者,此次為漢帝主動禪讓。就那不滿四歲的劉馮,也被教會親請禪位趙王袁紹。
此次,袁紹的態度曖昧。一辭,再辭,三辭!
其後,袁紹難拂眾意,很是“無奈”地接受禪讓。
袁術,在皇宮中餵了數年的馬,鄴都之亂時逃了出去。袁紹歸鄴,赦免其罪。這這場禪讓勸進風波中,他代表著袁氏宗族,出了大力。
漢建寧六年正月,在劉馮登基不足十日後,便“主動”禪讓於趙王袁紹。
袁紹於鄴宮大殿登基稱帝,建大趙帝國,改元建武。
大漢正統,自此宣告滅亡。
鄴宮大殿之上,一片莊嚴肅穆,百官著嶄新朝服靜立,袁紹身著他渴求多年的華麗帝袍,登頂禦階。
聽著大殿內外,山呼陛下之聲,袁紹心情極其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