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比起董卓,袁紹出身好太多,名望高太多,他能更方便地當著權臣,而不似董卓那般為天下所厭棄。
經歷了那麼多苦難,劉協如今也深諳韜光養晦之道,入得鄴城,表現地很識時務。沒給袁紹找麻煩,老實地待在宮中,一切皆聽袁紹安排,上下大權皆交付與他。對劉協的表現,袁紹自然也滿意地很。
鄴宮的大殿,當然比不得未央前殿那般寬敞,但也能容納上百人,劉協到時,內裡已安坐著數十袁紹麾下還有以董承為首的一些長安老人。
“陛下駕到!”宦官高呼一聲,殿上的大臣都看向入殿的劉協。
帝座的安排依舊高高在上,禦案之側,有一方小案,劉協知道那是為袁紹準備的。穩穩地步上石階,坐下。董承等人立刻起身行禮,稀稀疏疏地幾聲,如許攸、荀諶、審配等人,依舊坐著,並未有動身的意思。
殿上的場景,透露著一些尷尬之意。董承靠前,想要呵斥那些大將軍府臣,被劉協揮手止住。劉協臉上淡然,對殿上那些袁紹臣屬的輕視,安之如怡。
大殿之上靜了下來,劉協與眾臣,都默默地等待著袁紹的到來。
“大將軍到!”過了好一會兒,袁紹終於到了。
袁紹一身黑袍,上繡一些複雜的紋路,頭頂九旒冠冕,滿臉威嚴的,大步入內。抬眼直視劉協,道:“臣,大將軍袁紹,參見陛下!”
“大將軍免禮!”劉協盡量讓自己的聲音顫抖些,顯得忐忑些。
袁紹背過雙手,上得石階,坐在劉協之側。
“拜見大將軍!”許攸等人,這才起身,齊聲向袁紹行禮。
“諸位免禮!天子在此,還不拜見!”袁紹輕咳兩聲,方道。殿下諸臣,這才向劉協一禮。
接下來,袁紹臣屬,開始向袁紹稟報諸事。將袁紹手握三州之近況一一道來,除了常事,著重彙報了袁紹所掌疆域、城池、人口、糧草、軍力。這是在向劉協秀肌肉了。
劉協就默默地坐在那兒,靜靜地看著袁紹在那兒意氣風發地處理政事,沒有一絲不耐煩,時而面上還能看到一點笑意。
可能覺得不好太過忽略天子,有些問題如何處理,袁紹還是向劉協“請示”一番,比如天下諸侯的封賞事宜。這些袁紹早早地定下了,劉協還能說什麼,都只有一句話回複:“一切皆由大將軍定奪!”
這是一場大朝會,上下彙報一遍,足足耗費了兩個時辰,劉協就在大殿上枯坐了兩個時辰,眼看著袁紹揮斥方遒,指點江山。
已至正午,冬日暖陽高照,處理政事這般久,袁紹也有些乏了,直接宣佈散朝。這個時候,劉協突然出聲喚道袁紹。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袁紹疑惑地看著這傀儡天子。
劉協挺直身體,冕前的旒珠來回晃動,深吸一口氣,劉協方當著所有朝臣大聲道:“大將軍袁紹,忠臣護國,剿平亂逆,安定北方,居功甚大。為表功勳,朕議,晉大將軍袁紹為趙公,封地趙國,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
此詔一下,滿堂皆驚,如許攸這些袁紹臣子,都神情一振,悄悄瞥了眼訝異滿面的袁紹。
底下董承當即出列諫道:“陛下不可!此舉,不合祖制啊!”
“大將軍勞苦功高,為何當不得趙公!”郭圖眉宇間帶著興奮,起身駁斥道:“若無大將軍,只怕陛下尚且於夏虜手中,朝不保夕,就憑迎奉之功,大將軍當得趙公!”
袁紹此時也緩過來了,盯了眼劉協,眼中溢滿異樣的神采,他心中也有意動。這可是當初董卓的待遇,登人臣之極,當初天下諸侯眼紅至極的地位。不過並未出聲,想要看這天子,如何反應。
對董承的反應,劉協眉頭一皺。這董承,是個忠臣,可惜就是太軸了,這個時候,還抱著祖制。祖制,能救大漢嗎。
“朕意已決,無須多言!賜趙公,王侯車駕儀仗。持天子劍,秉朝政大權,替朕剿平諸侯,廓清天下!”劉協堅定道。見董承還欲多言,直接怒斥之。
袁紹這個時候臉上露出了淡淡的笑意,起身對劉協躬身一禮:“臣謝陛下!”
趙公之事就這麼定下了,一幹皇漢臣子難免面露不忿,但劉協心意堅決,牽頭此事,也不好再反對。
其餘袁紹屬臣,此時都喜笑顏開,一齊起身向袁紹拜倒:“臣等,叩見趙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