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天還未黑透,夏王宮中已是熱鬧不已,王宮外車流如龍,沉寂已久的崇政大殿隨著主人的歸來,再次大開。
一眾臣子一齊向劉淵恭賀,佔據雁門、太原、上黨三郡,吞併黑山,夏國人口、土地都得到不小的補足。對於攻漢,之前不少貴族心中還是有所疑慮的,畢竟強漢的威名影響甚深,大漢不好打。
沒有灰頭土臉敗歸,事實證明,伐漢國策,是可行的。
“諸位!”劉淵舉爵,邀道:“孤王東進太原,前線苦戰經營逾年,皆奈諸公替孤穩定後方,尤以王尚書居功甚大。孤在此感謝,來,我等共飲!”
“謝大王!”君臣相和,氣氛頗為融洽。
“父王!”大王子劉珩起身出列賀道:“父王英明睿智,大勝歸來,兒臣為父王賀,為大夏將士賀!”
說完將手中酒爵一飲而盡,毫不拖沓,表現得慷慨豪邁。靜下來的大殿頓時叫好聲不斷,花花轎子人人抬,不少人嘀咕,大王子有大王之風,大王後繼有人。
劉珩不由暗自得意,盯著劉淵反應,劉淵臉上露出了點笑容。後邊的二王子劉珝見狀亦起身道賀詞,緊接著是劉琤。連劉琝與劉瑞兩個小一點的王子,亦起身。
劉珩三兄弟,業已十又二歲,身長六尺有餘。在以往的匈奴,這個年齡的男孩,都算成年的,更有甚者,可上馬殺敵了。
心中思緒起伏,面上卻無異樣,劉淵微微一笑道:“劉珩、劉珝、劉琤,司徒蘭稚、尚書令王柔勞苦功高,你們代孤敬二位一杯!”
“諾!”
侍女為三人斟上酒,三兄弟步至蘭稚與王柔席位前,微微躬腰道:“二位大人,請!”
見三位王子舉止甚是有禮,蘭稚與王柔不敢自矜,亦起身應道:“臣不敢,三位王子請!”
“諸卿,今夜請盡興!”劉淵在王座之上,大聲道。
崇政殿上,很快再次熱鬧起來,推杯換盞,一幅人聲鼎沸的情景。
王柔目光打量著英氣逼人的劉珩三兄弟,心中暗嘆:三位王子都是龍鳳之姿,只是於國,究竟是非好事?王柔心思百轉,已經能夠想象地到未來諸子奪嫡的景象了。苦笑一聲,這還是交由大王去頭疼吧,轉頭與身旁的貴族應付。
蘭稚眯著笑眼,贊許地打量著二王子劉珝,畢竟是自己的親孫子。與王柔不同,他已經在思索怎麼助力劉珝奪嫡了,蘭氏的希望,未來的富貴榮辱都寄託於劉珝身上,在這條路上,他沒得選。
“琅兒,綺兒,來父王這兒!”劉淵這邊,對著在母親懷中的六子與三女道。
劉琅母昆漁,劉綺母且渠嵐,都是匈奴貴族之女,為劉淵所納。此次也是因有所出,方有資格參加這崇政夜宴。
如今這一子一女,脫離襁褓,經年歸來,已經能跑能跳了。有些認生,在母親的鼓勵下,二子邁著小腿,有些蹣跚地沿階級爬上,到劉淵身旁:“孩兒拜見父王!”
清脆的聲音入劉淵耳,劉淵不禁露出笑容,伸手在其腦袋上輕撫幾下。替劉琅刮掉嘴角的一粒飯粒,小劉綺則睜大眼睛,好奇盯著劉淵這個熟悉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