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莽之後,關中破敗,然隨著董卓遷都,初平的二年的三輔之地熱鬧了許多。長安西都,耗費了不少財力修葺,終於再次有了帝都之氣象,雖然比不上雒陽,董卓到時,也甚為滿意。
“哈哈!”太師府中,傳出董卓猖狂的笑聲:“文優,將袁紹放到太原去,果真是步好棋。如今袁紹在劉淵手上吃了虧,其召關東諸侯前往幷州對付夏軍去了!讓他們與匈奴人打生打死,不來找孤麻煩,孤在長安可高枕無憂啊!”
董卓語氣中有著說不出的得意:“你說,孤要不要派牛輔出兵前去湊湊熱鬧!”
李儒嘴角也露出了些許笑容,但見董卓似乎有些得意過頭了,沉聲嚴肅道:“主公,如今關東反董聯盟已近乎瓦解,對我西軍更是再難造成什麼壓力。依在下料,接下來關東州郡將成群雄割據之勢。對於幷州那邊,還請主公不要抱太大期望,匈奴人不好對付,只怕也是個無疾而終的結果!”
“唔!”董卓聞言若有所思:“你繼續!”
李儒又恭聲道:“主公,關中自後漢以來,雖然破敗。但依舊內有沃野千裡,外有山川險要,若能善加利用,實可倚之為王霸之基。主公從河雒之地強遷百萬戶民,又有抄掠的諸多財富,當趁此時機,治政養民休息,恢複關中生産以為糧倉。向西消滅韓遂、馬騰之輩,穩定涼州,納羌胡以為鷹犬。同時挾天子以令諸侯,待時機一到,大兵東出函谷,成強秦之勢,一統天下!”
李儒說得唾沫橫飛,卻好像沒有引起董卓共鳴,董卓只是點了點頭,道一句:“嗯,文優說得有理,孤知曉了!”
“呃……”李儒還想說點什麼,但見董卓反應,又不知該從何說起了。
告退之後,李儒往董卓室內望了望,忍不住嘆了口氣。董卓,變了。
……
袁紹這邊鬧出如此大的動靜,一郡之隔的劉淵自然很快收到了訊息,讓初得太原的劉淵開心不起來了。
“伯槐,你先退下吧!”劉淵對階下候著的常林含笑道。
常林,這個原來的袁軍主簿,受俘之後,被劉淵發掘出來,見其頗有才智,有心收服。常林少小家貧,亦有大志,身陷囹圄,劉淵卻待之頗為禮遇。
以往於美稷呆過一段時間,心知如今匈奴的不同,心中掙紮了許久,終還是降了。劉淵大喜,直接任命為晉陽令,替劉淵主政晉陽諸事。
“派人盯著常林!”見其退出,劉淵對身邊的隆頡命令道。
一想到袁紹那邊的動作,劉淵臉色頓時就是一沉,不由罵道:“這袁紹,還真能折騰!”
在劉淵看來,袁紹慘敗,到上黨,當如喪家之犬一般,他這邊整頓好太原,隨時可南下再吞了上黨。而袁紹,若再想崛起,當尋一個膏腴富庶之地發展,冀州是最好的選擇。
誰料袁紹竟給他來這麼一手,冀州不去,反而直接於上黨舉旗討伐他,令劉淵有些措手不及。如今幷州周邊群情洶湧,抗夏呼聲高漲。而袁紹那邊又武裝起了不少兵馬,南邊傳來訊息,各地豪傑,往上黨投奔袁紹者可是不少。
劉淵感受到壓力了,此次率軍攻伐太原,夏軍兵力本不足兩萬。北軍三千,前軍五千,步軍三千,乞活軍七千,經過消耗,到如今,太原境內夏軍兵力總計不過萬三之數。
掌控太原尚可,若要應對正洶湧而來的各路反夏諸侯,怕是力有不殆啊。還有上萬的袁軍俘虜需要看押,徒耗兵力,能用來對付諸侯的軍力就更少了。
苦思破局之法,實在是傷腦筋,猛拍一下桌案,劉淵真想提兵入上黨,先滅了袁紹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