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了!我二人也有心,降服匈奴。素利,你說吧,不知你有何計劃!我們三部直接率領部眾往投匈奴大軍?”彌加反問。
“二位不覺得,這樣遠不如戰場反正來的功勞大嗎。若是趁著兩軍交戰只是,我們三部合力……”
帳中,三人都露出了意味深長的表情。
“素利,你直接向我們坦白,若是我二人不同意呢?”厥機突然問道。
“那素利只好對不住二位了,將你們斬殺,連夜帶人投奔匈奴人而去!”素利的聲音突然變得很冷。
彌加與厥機一驚,帳外,果然有些不同,仔細一觀,守衛計程車卒的身影似乎太多了。
當晚,就有幾部鮮卑人在其首領的統率下,殺散守衛,投降匈奴軍而去。東部鮮卑,軍心更加動搖,局勢不妙,
……
翌日,一切準備,一萬多匈奴大軍在賀蘭當阜的統率下向東部鮮卑軍逼近。鮮卑人也是被逼到絕處了,不敢躲在營寨之中,仍由匈奴人攻來,集合大軍出寨迎敵。兩軍對壘,大戰一觸即發。
憋了這許久,作為東徵軍統帥,賀蘭當阜也算盡心竭力了,終於有了一戰而徹底定鮮卑的機會。
鋪天蓋地的吼殺聲,響起與烏侯秦水之畔。兩軍甫一接觸,廝殺便陷入白熱化,糾纏在一起。
賀蘭當阜居中排程指揮,烏樾與烏華黎分領一支匈奴軍,猛攻鮮卑兩翼。軻比能、達奚伶等一幹鮮卑降臣也都沖鋒在前,此戰之後,在北方草原,想要再有如此大戰,怕是難了,他們要抓緊近期最後立功的機會。
都仇親領一支匈奴突騎,作為大軍前鋒,沖擊在前,像一把鋒利的尖刀,生猛地紮入鮮卑軍陣,將之剿地天翻地覆,節節後退。
這是都仇極力爭取來的,背上的鞭傷還火辣辣地疼,但絲毫覆蓋不掉其內心的羞憤。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被鞭笞,令他感到顏面盡失。
這個時候,只有只有敵人的鮮血,才能洗刷他自認的“恥辱”!無情收割著鮮卑人的生命,都仇悍勇,一路沖刺,竟無一合之敵,周邊的鮮卑將士看向他都不由帶著些畏懼。
面對匈奴人前赴後繼的猛攻,東部鮮卑軍本就難以抵抗,處境艱難。在這最困難的時候,素利三人行動了,帶人“戰場起義”,臂裹白布,向毫無防備的鮮卑聯軍發難。
經此一亂,鮮卑聯軍,徹底陷入崩潰。恰逢此時,鮮卑軍的背後,突然又出現了一支匈奴軍隊,向著鮮卑人背後進攻。
賀蘭當阜遠遠地看見了,心下一鬆,臉上露出笑容。這才是他最終要的按照,劉淵派出支援的兩千侍衛親軍。
早早地便派往北邊,三日間繞行數百裡,跨過饒樂水,從後直擊。隨著蹄鐵、馬鐙、馬鞍的普及,類似這般大迂迴、長距離突襲,施展起來再無以往那樣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