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呵呵一笑,隨口與她敷衍道,“不過是僥倖成事罷了!比不上貴國的努爾哈赤,皇太極,十三副鎧甲起兵,竟能一統長城以北!”
莊妃口風一轉,冷冷的笑道,“但,所謂百聞不如一見。見了臣妾才知,之前是高估了大明的攝政王,不過是一個不仁不義,不勇不智之徒罷了!”
她這個激將法,也在方原的預料之類,並無半點惱怒,失笑道,“莊妃,我,洗耳恭聽。何謂不仁不義,不勇不智?!”
莊妃繼續道,“攝政王動輒絕人門戶,絕非仁君所為,是為不仁;大清兩位先皇對攝政王是引為可堪匹敵的敵人、知己,攝政王卻要殺人子嗣,是為不義;攝政王坐擁天下,卻畏首畏尾,擔心我大清會東山再起,想斬草除根,是為不勇;攝政王任用一個為了利益不擇手段的多鐸,當知多鐸今日能賣國賣親,明日也能賣了攝政王,是為不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攝政王在一日,遼東當然不會出岔子。一旦攝政王不在了,遼東『亂』或是不『亂』,那就只能聽天由命!”
她在方原之前款款而談,令方原是大為錯愕。看來這個莊妃此行並不是在用美人計,而是真的要和方原論一論理。
方原不得不承認莊妃所說的部分是言之成理,其他不仁不義是否成立暫且不提,至少多鐸此人賣國賣得太快、太徹底,令方原確實感到了些些的不爽。正如莊妃所說,這種心中無國無君之人,焉能對方原、對大明有什麼忠誠可言?
但,若莊妃認為這麼三言兩語就能令方原放棄斬草除根的想法,也太過天真。
方原沉『吟』道,“依莊妃的想法,我要怎麼做才算是大仁大義、大智大勇?!”
莊妃郎朗的道,“臣妾認為,攝政王非但不能斬草除根,還應該隆重禮遇皇太極的子嗣、多爾袞的女兒,將他們接到北京城內,高官厚祿的養著。”
“這,算什麼建議?當我是傻子?!”
方原失笑道,“莊妃,我為什麼要將這些人養在北京城,而不是殺了一了百了?”
莊妃道,“對攝政王來講,明為禮遇,其實是軟禁,更是捏著一些牽制遼東的棋子。只要多鐸,還有兩白旗敢輕舉妄動,便可扶持這些皇子去遼東上位,以女真人制女真人!有這麼一些棋子在,多鐸他們也會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
方原聽了是微微點頭,這些建議,他不是沒考慮過,也一直在猶豫。此刻莊妃也與他想到一處了,令他是頗為動容。
這個女人,能找出方原心中所想,確實有幾把刷子啊!
更令方原感嘆的,則是莊妃的護犢情深,為了保住兒子的『性』命,索『性』孤身前來給方原出謀劃策,連女真人的利益也全賣了。
方原端著茶杯,卻是微閉雙眼,顯然是猶豫不決。
良久,他終於緩緩的睜開眼,直直的盯著莊妃道,“莊妃果真是女中豪傑,佩服!好,皇太極的子嗣,還有多爾袞的女兒,便看押在北京城當人質吧!”
莊妃見他爽快的應了,也甚是欣喜,又道,“臣妾還有個不情之請,攝政王是善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能否將皇太極的后妃、女眷也一併接去北京城看押?”
這個要求就有些得寸進尺了,方原愕然道,“我還要花銀子、糧食養著這些女人?!”
莊妃忙解釋道,“這些后妃、女眷大部分是蒙古部落的人,攝政王網開一面,也可以拉攏蒙古部落。而且,我們這些后妃還是有些嫁妝、家底,根本無須攝政王來養活。”
她折騰了半天,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與福臨一同留在北京城。
她,不願離開兒子!
方原笑道,“好,就這麼吧!我會立刻知會多鐸,將皇太極的女眷全送來廣寧城!”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