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末玩淘寶 > 第七百三十五章 用心良苦

第七百三十五章 用心良苦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方原去了皇宮向崇禎、周皇后請安,並奉送上了一些從沐王府抄沒來的珠寶。這些珠寶幾乎都是從緬甸、安南、暹羅這些國家蒐羅而來,北京城很少能見到。

崇禎、周皇后對他的孝心大為欣喜,當即便留方原在乾清宮用膳。

方原因為擔心下毒,本不願留在乾清宮用膳,卻挨不過公主一再使眼色懇求他留下,只能答應留在乾清宮。

馬一山知情識趣的暗中安排了一隊百人的錦衣衛,守在乾清宮大殿的門口;另一隊五十人的錦衣衛前去乾清宮的御膳房監控每一道菜餚有無下毒,中間環節也由錦衣衛盡數監督。

公主也令宮女帶來了方沐、方瑜兩個公主在乾清宮用膳。一同出席的,還有方原的大舅子朱慈烺。

朱慈烺為了討好方原,還主動向方原敬酒,恭賀他出徵凱旋而歸。對這個大舅子,方原再沒有什麼仇恨,只要他不再成日惦記著公主,搞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過去的也就過去了吧!

方原爽快的與他同飲了一杯,同時也送了他一些珠寶。

方原這次出門一年有餘,出征之前小苑有孕在身,出征期間小苑又給他生了一個兒子。眾人還在王宮裡等著他歸去,給初生的兒子取名。

方原在席間是心神不安,急著結束了夜膳,告辭出了乾清宮。

崇禎、周皇后見他用膳之時,一直心不在焉,估計是在擔心會不會在飯菜裡下毒。崇禎是心生不悅,也就不強留他在乾清宮了。

回攝政王宮的路上,公主一直默不作聲,臉上盡是悶悶不樂,埋怨道,“駙馬,父皇、母后好心留你在乾清宮用膳,你卻防賊一樣防著他們,到底在擔心什麼呢?!”

方原看了看她,嘆聲道,“娖兒,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再說了,我需要防備的,不止是父皇、母后。之前逼捐太監的銀子,宮裡太監恨我的也不在少數!”

公主不悅道,“駙馬又錯了!萬一父皇、母后還埋伏了一百個刀斧手在大殿之後,隨時摔杯為號呢?!我建議駙馬下次令錦衣衛在宴席監視著,就萬無一失了!”

方原見公主口出譏諷的話兒,顯然還在賭氣,只能選擇服軟,“好,好,娖兒,這次我疑心生暗鬼,明日由我做東,在攝政王宮宴請父皇、母后吧!”

公主沒好氣的道,“不,父皇、母后還擔心到了王宮被下毒了呢!”

兩人是話不投機,氣氛越見沉悶。

路過王宮花園之時,方原見公主還在不依不饒,想著有一年沒和公主親熱,也是心癢癢的,便衝馬一山使了個眼色,令他們留在花園之外。

待馬一山知情識趣的止步,方原幾步衝上去將公主扛在肩上,便進了涼亭之內。

公主先是驚慌的大叫了起來,待櫻唇被他的嘴唇封上後,也就半推半就的從了。

兩人在後花園雲雨之後,公主之前的怒氣也不見了蹤影,整理了衣服,一同前去小苑的寢宮探望了母子二子。

方原抱著新生的兒子逗了一會,公主便提議給嬰兒取個名兒。

他思來想去,既然決定開始征服南洋,不如就取名叫方洋吧!將來,這個兒子若是成器,也可以仿效歐洲各國的王位傳承,將他封去海外的聯邦國任王爺,或是總督。

有了血緣的聯絡,就和穿越前的歐洲一樣。一戰、二戰雖然打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但打過之後,終究還是一家人,坐下來談一談,歐盟就成立了。

方原取的這個名兒,小苑還沒領會到其中的含義,對這個普通至極的名兒頗有不滿。

公主卻體會到了方原的用心所在,當即贊同道,“好,駙馬取的這個名兒好,就叫方洋吧!”

小苑愕然的望了望二人,一個男主人,一個女主人既然達成了一致意見,她應不應允也就無關緊要了。

當夜,方原就留宿在了小苑的寢宮,耳鬢廝磨之時,如實的告知了她,未來開拓萬里海疆的宏偉藍圖。而方洋,就是方原準備未來冊封去海外統管軍政事務的總督。

小苑這才明白了方原的良苦用心,她的兩個兒子,一個五、六歲就當了攝政王世子,一個剛剛出身就已安排高位以待。

就憑這兩個兒子在手,她已足以安枕無憂。方原對她未來的安排可說是無微不至,她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接下來的數日,方原便留宿在了公主的寢宮,既能麼麼噠,更重要的是,可以向她詢問這一年來大明境內發生的軍政大事。

公主是如實以告,這一年來,大明境內除了因黃河氾濫,支撥了三十萬兩銀子用於陝西、河南的賑災,其他一切風平浪靜。

方原是暗自欣喜,一個成熟的政治制度,並不需要皇帝、攝政王成日廢寢忘食的處理國政,而是離了任何一個皇帝、攝政王,國家機器也能正常運轉。

皇帝也好,攝政王也罷,只需要負責重大軍政事務的決策,監督國家機器是否按照各項制度在正常執行,關注民間的輿情風向這三點便已足夠。

這三點看似簡單,其實之前的明朝皇帝沒一個做到。

朱元璋、朱棣,權力慾望太強,大權獨攬。其結果反而是血腥屠殺不斷,勞民傷財,到朱棣死後,大明的財政早已不堪重負。

嘉靖、萬曆倒沒有這麼強的權力慾望,還不上朝,但顯然沒有監督國家機器是否正常執行,關注民間的輿情風向。否則,也不至於在這兩個皇帝在位期間,對內,江南的文人集團逐步控制了社會輿論,顛倒黑白,大肆貪腐、兼併土地。對外,嘉靖時的倭患、海患困擾了大明百年;萬曆末期,李成梁養虎為患,建奴終成心腹大患。

到了天啟、崇禎時期,國家機器早已無法正常運轉,財政赤字已十分驚人。更不用提什麼民間輿論風向,老百姓早用造反來投票了!

目前,大明的體制顯然已進入了成熟的良性迴圈階段,無論方原在與不在,已不影響大明的正常運轉。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