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雄踞雲南兩三百年的沐王府的陷落,朝廷的明軍全面接管了雲南府,昆明城。
秦展深知方原的脾氣,絕不會允許亂兵騷擾沐王府,立刻令軍士將沐王府圍了個水洩不通,將府內的沐家家眷看管了起來。
至於要不要抄沒沐王府積累了兩、三百年的財富。還有沐姓的族人至少三千人,該怎麼處置。秦展也做不了主,只能交由方原發落。
五日後,方原的中軍終於趕到了昆明城,率兵入了城。
秦展早將昆明城內一座沐家的府邸收拾得煥然一新,恭迎方原的額入駐。
方原入駐後便向秦展詢問沐王府的情況,秦展忙向他彙報,早已派兵將沐王府圍了起來,等候發落。又問亂兵有沒有騷擾沐王府的家眷,秦展連聲否認,一再保證,出征的明軍絕沒有一人進入沐王府。
方原滿意的點了點頭,令秦展次日前去沐王府傳話,令沐天波不要再負隅頑抗,出府說話。
他卻不知沐天波兵敗之後根本沒回沐王府,而是直接去了緬甸。
沐天波的兒子沐忠罕代表沐王府出府投降,秦展忙令軍士看著沐忠罕,還有沐天波的夫人、妾室,其他的兒女,一同來到方原入駐的官邸。
方原坐在大堂之上,望著垂頭喪氣的沐忠罕,還有其他嚇得瑟瑟發抖的幾個女眷,開口問道,“沐世子,沐天波竟不在沐王府,他去了哪?!”
沐忠罕雖然惱怒眼前摧毀了沐王府數百年基業的方原,但他卻知道隨著沐天波的戰敗,沐王府如今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他身為黔國公的長子,必須擔負起保護沐王府平安的重任。不分青紅皂白和方原硬扛,絕對是最愚蠢的行為。
沐忠罕如實的答了,“稟攝政王,父親出征前曾囑咐過罪臣,若沒有回師沐王府,就是去緬甸國搬救兵了。罪臣估計,父親應該是去了緬甸國。”
方原點了點頭,沐王府與緬甸國打了兩百多年的交道,都是老熟人,關係必然不差。歷史上,雲南陷落,沐天波也是保護永曆皇帝前去緬甸避難。
沐天波逃去了緬甸,若緬甸王願意和沐天波結成盟友,隨時準備著反攻雲南,倒是個棘手的事。方原對緬甸的情況是一無所知,既然沐王府和緬甸王相熟,不如向沐忠罕打聽緬甸王到底擁有什麼實力。
方原又問道,“緬甸王有多少兵馬?!戰力比之沐王府如何?”
沐忠罕還是老老實實的答了,“攝政王,緬甸國全國兵馬就十五萬左右,無論軍備、兵源素質是不如沐王府的,戰力倒也不足懼。唯一需顧忌的,就是緬甸王有一支象兵兵團,共兩萬人,一百頭戰象。”
以方原的判斷,沐忠罕將緬甸的軍力說得這麼詳細,既沒有誇張,也沒有貶低,更指出了緬甸國軍隊的精銳所在,象兵兵團,可見沐忠罕並沒有絲毫隱瞞。
方原對他的恭順相當滿意,繼續問道,“沐世子,今次雲南戰亂,是沐天波妄想割據雲南,抗拒朝廷的詔令,我才率天子之師至此征伐。如今叛亂已平,沐王府認不認罪?!”
沐忠罕低了目光道,“攝政王,沐王府鎮守雲南兩三百年,對大明朝忠心耿耿,實是有功無過,卻無故被朝廷調任,家父確實心有不滿。但,罪臣認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既然朝廷有了詔令,沐王府再有不滿,也當遵從聖旨行事。罪臣也曾勸過家父,但家父受了奸人的蠱惑,聽不進逆耳忠言,才致有今日的兵禍。”
“沐王府無恩於雲南百姓,卻連累雲南百姓飽受戰火之苦,沐王府有罪,請攝政王責罰。”
沐王府,畢竟替大明在雲南維穩了兩三百年。沐天波,畢竟在歷史上是為了保護永曆皇帝,戰死在了緬甸,其人雖有私心野心,但大節不虧。沐忠罕,為了保護家人平安,認打認罰,孝心可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