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秦展在廣東私練的三萬擅長山地作戰的軍士,再加上納吉之前所率的兩萬山地特種營,已有五萬擅長在山林間作戰的大軍,作為攻打雲南的先鋒營已是綽綽有餘。
再加上方原所率的四萬精銳步卒,八千特戰軍,還有江西方向,甘輝所率的高元爵所部四萬軍士,徐誠所部三萬軍士,總兵力達到了十六萬。
兩路共十六萬大軍是糧草充足,裝備精良,單憑雲南一隅的國力,沐天波怎麼打也是一個死字。
方原唯一擔心的,就是四川的張獻忠、劉宗敏會不會援救雲南。還有,廣西、貴州的土司到底有沒有和沐天波同流合汙。
若張、劉兩大賊寇發兵援救,再加上廣西、貴州的土司首鼠兩端,等朝廷大軍過境時突然在背後偷襲,戰局又會陷入膠著。
方原派出了三路軍士前去傳令。
一路是傳給了在湖廣備戰的甘輝,約定了出兵之日是兩個月後的十一月初五。還密告甘輝,沐天波煽動六省聯盟之事。令他行軍之時必須提防貴州土司的不臣之心,責令途經的貴州各土司必須送上質子,以示臣服。若不送質子的土司,就地剿滅,不留後患。大不了先滅了貴州,再攻打雲南,也不必急於一時!
一路是傳了十萬加急軍報前往中部軍區的鄭芝豹,令李巖夫婦在十一月初五率兵四萬南下湖廣,扼守長江沿岸的軍事重鎮夷陵,增強湖廣的守衛力量,防止劉宗敏從三峽出川偷襲湖廣。
還有一路則是送給廣西諸府的土司,在朝廷大軍過境之時,提供兵源支援,一同討伐雲南。若不願出兵的土司,底線就是送上質子以示忠誠,否則參照貴州土司,一律予以剿滅。
並且還在詔令裡承諾了兩個原則,朝廷會在戰後,重新劃分廣西土司的勢力範圍。
而且這一次勢力劃分的原則就是,抄沒頑固土司的土地、銀子、人丁、青壯、女人,作為戰利品。願意提供兵源,一同討伐的土司,會參與戰利的分配。只提供質子,不提供兵源支援的土司,不參與戰利的分配。
詔令一到各個廣西土司的手裡,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些土司裡,憤怒者有之,找閩廣關係來求情者有之,還有四個土司為了表示恭順,二話不說,直接送來了質子。先投降是主動投降,後投降是迫降,戰利分配的待遇顯然是不同的。
方原立刻對這四個土司大加讚賞,令他們集結一萬五千的狼兵,一同隨軍參戰。
兩個月後,約定的出兵時間已到。
方原令秦展、納吉二人率南部軍區的六萬大軍,在廣西土司一萬五千狼兵的帶領下,進入了廣西境內。而方原則率北方前來的三萬精銳步卒,八千特戰軍,押送著隨軍糧草,落後了一日的行程。
進入廣西的第一站,並不是直趨雲南,而是先行出兵剿滅不派質子,也不提供兵源的六個廣西土司。
這些土司分散在桂林,梧州、平樂、慶遠四府境內。
秦展、納吉所率的先鋒,再加上方原所率的精銳步卒,特戰軍。這個龐大的軍團就像一個巨型的推土機,兵鋒所過之處是勢如破竹。
再加上那些恭順投降的土司早就對這些頑固派的地盤垂涎三尺,為了戰後多分銀子、土地、女人,在現實巨大利益的誘惑下,內訌起來是絲毫不手軟,甚至比朝廷的軍士還更賣力。
這些廣西本地的狼兵反倒成了一路推進的主力,秦展、納吉只需要派兵在他們身後搖旗吶喊,壯大聲勢便已足夠,根本不需親自上戰場操刀。
進入廣西境內一、兩個月時間,這一支大軍就直接掃平了桂林,梧州、平樂三地的五個土司,還有一個土司在更遠的慶遠府暫時還沒顧得上。
隨著方原大軍的推進,在廣西是連戰連捷,前來投奔,還想分一波戰利的土司
因方原有嚴令,財物誰搶了的歸誰,土地、人丁戰後統一分配戰利。那些當了帶路黨的土司不敢私下分配人丁,只是搶了財物,將五個土司的族人,無論男女老幼,共二萬八千三百餘人,一同押赴了方原的軍營,等候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