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半個月,兩份軍報再次送到了多爾袞的大營,令多爾袞終於不再兩相為難。
一份是從朝鮮國發來的軍報。
多鐸、鰲拜二人率軍攻打朝鮮國,卻被玄甲軍、朝鮮軍狙擊在鴨綠江邊,遲遲無法突破。
多鐸無奈之下,只能令丹東本地的遼民為嚮導,去鴨綠江上下游巡視,找尋江岸較窄,可以渡江之處。
鴨綠江共幾百里長,確實有的渡江之地只有十丈寬,再加上江面結冰,騎兵也能輕鬆的越過。但多鐸卻不敢令大部隊從冰面上強行過江,因一旦途中冰層破裂,後果是不堪設想。所以,在短時間內能過江的兵馬數量是有限的,只能小隊小隊過江。
在朝鮮國的主場作戰,鴨綠江上何處能大部隊光明正大的過江,何處能小部隊突襲,朝鮮軍是瞭如指掌。戰前也做出了準備,各府道的預警措施做得十分成功。
鰲拜的兩、三千小部隊剛剛過江,朝鮮軍便帶著大批的玄甲鐵騎殺至。鰲拜雖是一員勇猛,但雙方騎兵戰力相差無幾,玄甲鐵騎更佔有數量的優勢,鰲拜死撐了一日一夜,還是慘敗而回。能隨著他逃過江的只有五、六百人,損失了兩千餘,也算是一場不小的敗仗。
多鐸嘗試著渡江偷襲卻換來慘敗的結果,哪裡還敢繼續派小部隊渡江去送死。經過與親赴戰場的鰲拜商議後,提出了兩條建議:
要麼不顧後路,大部隊直接強行過江,與玄甲軍、朝鮮軍決戰。這個選擇的風險就是,一旦過了江就沒了回頭路,若被切斷了歸路的冰層,前方的攻勢又受挫的話,這數萬大軍的處境那就危險至極。
要麼選擇撤軍,朝鮮國本來就不是真心歸附,國小民窮,衝過去大殺一場,搶無可搶,徒耗軍力,也是一筆虧本的買賣。除非能將朝鮮國子民全宰了,否則,玄甲軍之後還是可能再登陸朝鮮國。
多鐸將朝鮮這方進攻受挫的軍報,還有與鰲拜商量的兩個方案送給了多爾袞,由多爾袞來做出選擇。
還有一份軍報則更令多爾袞心驚,金州、營州的方向傳來警報。不計其數的玄甲軍在金州、營州登陸,襲擊了滿清後方沒有佈防力量的州縣。
這一次襲擊遠非之前『毛』文龍的小打小鬧可比,登陸的玄甲軍也絕不是『毛』文龍那種打一打偷襲的游擊隊,當地駐防的漢八旗一觸而潰,被打得哭爹喊娘。
漢八旗被打崩潰了,還在情理之中。但金州、營州城內還駐紮著不下於五百人的滿八旗軍士,二城仍然在一夜之間便宣告淪陷。
玄甲軍輕而易舉的就佔領了金州、營州城,在城內既不搶銀子,也不搶女人,而是專挑滿人來殺,男女老幼一個不留。殺得二城已是十室九空。短短數日間,保守估計也死了三萬滿人以上。
駐守在盛京的索尼等重臣接到緊急軍報後,一面向多爾袞送去了求援軍報,一面派出駐守在盛京的正黃、鑲黃二旗的四千軍士火速前去海州狙擊玄甲軍咄咄『逼』人的攻勢。
二旗的兵馬與玄甲鐵騎在海州再戰一場。
多爾袞這些年一直在壓制正黃、鑲黃二旗的戰力,還有裝備,索尼派出的這支兵馬在滿清八旗裡戰力算是中等。而玄甲軍卻是五千鐵騎和三千戰力最強的特戰軍,此消彼長之下,雙方鏖戰了一日一夜,正黃、鑲黃二旗潰退,躲進了海州城裡駐防,不敢再出戰。
施琅、郝搖旗二人也不去攻城,只在海州附近的各旗領地裡捉著滿人就大殺一通,大撈人頭。
兩份軍報擺在多爾袞面前,多爾袞妄想在朝鮮國撈一票再撤回盛京的想法也落了空。而在滿清腹地為殺戮而殺戮的玄甲軍更像是一柄利刃,一刀一刀的切得多爾袞肉疼不止。
再拖延下去,後果是不堪設想!
至此,多爾袞已徹底喪失屯兵山海關之下觀望的資本,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與方原和談,雙方達成協議而退;要麼直接倉皇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