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步、八百步,六百步......
“轟轟轟!”
關寧鐵騎與玄甲軍的十五輛坦克越來越近,進入火炮的『射』程之後,坦克上的大門火炮終於開始了炮擊。
一時間炸得衝鋒在前的關寧鐵騎是人仰馬翻,倒下了二、三十騎,戰馬撕裂,倒地的軍士被後續而來的戰馬頃刻間踏成了肉泥。
玄甲軍坦克的炮擊,些些的兵馬損失早在吳三桂的預料之中,火炮的『射』程畢竟有限,只要近距離殺至,火炮就沒有任何威力。
吳三桂非但不後退,還驅使著關寧鐵騎往前猛衝猛打。他有著豐富的戰場經驗,採取的戰略不是分兵攻打十五輛戰車,而是集中兵力先衝擊五輛坦克。
這種戰法的優勢在於:1.坦克的攻擊方式主要是正面為主,側面為輔,從五輛坦克的正面突破,可以減少衝鋒時,關寧鐵騎的傷亡;2.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先拿下幾輛坦克,積累了對付坦克的經驗後,再從容的從側面殲滅餘下的坦克。
在後方觀戰的方原也不得不承認,吳三桂不愧是一員戰場悍將,能縱橫明末清初幾十年,還未交戰便能找出對付坦克的最優作戰方案:就是攻打坦克防禦薄弱的側面,還有,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四百步、三百步、兩百步......
關寧鐵騎拼著四五十人的較小傷亡,終於衝出了火炮的有效範圍,『逼』近到了坦克的兩百步以內。
“噼噼啪啪!”
坦克上的玄甲軍士端著玄甲神銃,從四個『射』擊孔裡,開始猛烈的開火擊敵。因玄甲神銃不是填充式的『射』擊,而是後發燧鏜槍,還是安裝子彈的。『射』速顯然遠遠超過了尋常的鳥銃、三眼銃,甚至無須三段擊的模式,由兩人輪流『射』擊便可維持連續不斷的火力。
兩、三輪槍林彈雨過後,關寧鐵騎又倒下了六、七十人,這幾輪火銃『射』擊的損失,也在吳三桂的預計損失之內。
吳三桂憑著與滿清鐵騎作戰的經驗,縱然玄甲軍的火銃威力再強,拼著一百人的傷亡,也能殺至戰車前。接下來,就輪到戰車失去作戰能力,任由關寧鐵騎宰割。
接下來的戰局如吳三桂所料,在損失了九十餘人後,餘下的關寧鐵騎終於殺至了玄甲軍的坦克之前。因坦克的『射』擊孔只有五、六個,作戰經驗豐富的關寧鐵騎立刻就找到了『射』擊的死角,藉著死角的掩護,『逼』到了坦克之下。
關寧鐵騎『逼』近了坦克,才發覺這種坦克真的不是人力,也不是馬力,至於什麼動力驅動,眾人是一無所知。
親自上戰場衝鋒的吳三桂雖然看不清坦克的驅動原理,但卻能一眼看穿驅動這種坦克行動的人是在前方的駕駛室,而坦克的攻擊力全在車廂之內。
他立刻下令全軍上下分成三隊,一隊前去駕駛室,擊殺駕駛室的軍士,癱瘓坦克的行動;一隊點燃隨身帶著的火把,去燒坦克的車體;一隊則下馬,準備攀爬坦克,從火炮口、『射』擊孔往內裡扔早備好的燃燒包,將坦克內的敵軍活生生燒死。
前去攻打駕駛室的關寧軍士,攀上架子,揮刀猛砍駕駛室的玻璃,想砸開一個口子攻進去。但,坦克安裝的是兩層鋼化防彈玻璃,縱然用專業的安全錘,猛烈敲打最薄弱的四角,也要花費一番功夫,豈是尋常的刀槍在短時間內,漫無目的的『亂』砍便能砍碎的?
“砰砰砰!”
幾個關寧軍士使勁了吃『奶』的氣力猛砍駕駛室的玻璃,只砍得防彈玻璃砰砰作響,仍是毫髮無傷。
幾次三番下來,關寧軍攻打駕駛室的行動宣告失敗!
不止前去攻打駕駛室的軍士遭遇了失敗,攀爬坦克的軍士也遭到了巨大的挫折。
坦克上,火炮口、『射』擊孔的高度設計至少有兩人高,若不攀爬車體,根本無法將燒燃包扔進坦克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