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後的清晨,景傑令軍士打著郝搖旗的旗號,前去漢陽城下招搖過剩城牆上的田見秀一見便知是闖軍的猛將郝搖旗非但沒有戰死殉國,而是直接投降了。
郝搖旗一投降,田見秀是心驚膽戰。因郝搖旗所部在漢陽城裡,還有一支兩千饒親兵,一旦郝搖旗投了降,招降這支親兵裡應外合,後果是不堪設想。
田見秀立刻下令田廣,在城內集結了五千闖軍,出其不意的突襲了郝搖旗親兵的營房。雙方在城內混戰了兩日兩夜,田見秀拼著損失了三千兵馬,將這支郝搖旗的親兵盡數殲滅了。
漢陽城內本有三萬兵馬,經過連日的大戰,還有最後一場混戰之後,只餘下一萬兵馬。區區一萬兵馬豈能守得住漢陽城?田見秀派出了兩支探騎連夜出城,一路是偷偷渡江,去向巴陵城下的李自成通報漢陽城的戰況;一路是前驅黃州府,向駐紮在黃州府的大將劉宗敏搬救兵。
景傑巡視的軍士發現了兩路探騎,回營來回報,請求立刻派出精騎前去追擊,卻被景傑給制止了。
景傑此次渡江攻打漢陽府,正是圍魏救趙之計,若能吸引李自成、劉宗敏兩路兵馬回師來援救漢陽府,那是最好不過。田見秀想去找救兵,就由得他去了。
最先接到田見秀求救書信的,是黃州府的劉宗敏。漢陽乃是江北重鎮,更是聯絡黃州府,荊州府,襄陽府的樞紐所在。若漢陽府有失,劉宗敏佔了個黃州府有什麼意義?
劉宗敏二話不,更沒有知會李自成一聲,直接率三萬騎兵星夜兼程的回援漢陽府。
劉宗敏大軍一回援,在江南鄂州港駐守的玄甲軍就得到鄰一手的軍情,飛馬疾馳前去武昌府報知方原。
景傑創造出來的戰機是稍縱即逝,方原立刻下令總兵馮廷率兩萬閩廣來的援軍渡江,盡數收復了淪陷了有半年之久的黃州府。因劉宗敏所部騎兵是匪『性』難改,將黃州府摧殘得百業凋敝,民不聊生。
在馮廷出兵接管了黃州府後,方原便令徵調囤積在江西九江的軍糧五萬石前去黃州府各州府安民。
劉宗敏的騎兵趕到漢陽城下,景傑是在漢陽港內加固防禦工事,堅守不出。每次劉宗敏率騎兵前來叫陣,景傑直接用火炮將之轟得人仰馬翻便算了事。
雙方在漢陽城下,暫時陷入了戰略僵持。
李自成在半個月後,接到了漢陽城的緊急軍情,幾乎要暈死過去。他率軍東征了大半年,無論是河南戰場,還是湖廣戰場,都沒玄甲軍牢牢的遏制著戰略要地,除了攻佔黃州府,未能有半點戰略突破。
他早已是心急如焚,卻也無可奈何。他與明軍孫傳庭的秦軍、盧象升的雄軍,也與楊嗣昌、洪承疇都交過手。在東征之前,他已儘可能的高估了玄甲軍的戰力,以他的判斷,從河南、湖廣兩路進軍,足以在半年內,擊潰玄甲軍的西線防禦。
李自成卻未曾想到的是,兩軍一開戰,玄甲軍的戰力是遠勝之前他交過手的秦軍、雄軍。他率二十萬大軍,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竟無法打穿玄甲軍的偏師,甘輝、李巖所部的防線。
等方原解決了孫傳庭,將山東收入囊中後,再起大軍西征來援的訊息傳來,李自成早已是心驚膽戰。
兩個月內,雙方在湖廣戰場交戰了兩場。
蒲圻之戰,闖軍第二猛將袁宗第所部大敗,袁宗第陣亡。
漢陽之戰,闖軍的儒將,權將軍田見秀,和第三猛將郝搖旗所部大敗,郝搖旗投降。
剛剛開戰兩個月,闖軍內排名二、三號的猛將,一死一降,這仗還怎麼繼續打下去?!
李自成所率的闖軍主力被狙擊在巴陵城下長達四個月之久,以眼下的戰局,縱然拼盡全力拿下了巴陵,也已於事無補。
他雖然不願承認,卻不能不承認一個事實,面對玄甲軍咄咄『逼』饒攻勢,闖軍能自保已是極為不易,若要再強行進攻,那就是以己之短攻敵所長。
李自成在軍師牛金星的建議下,棄了圍攻了四個月之久的巴陵城,率所部六、七萬闖軍軍士,沿著長江往南撤退。沿江的港口早已被玄甲軍的水師夷為平地,是找不到半甲可以渡江北上,只能撤徒洞庭湖,強徵當地民船、漁船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