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崇禎的山東之行,算是和方原充分的交換了意見,雖然沒達成共識,總歸是走出了和平解決大明內戰的第一步。
崇禎回到京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履行山東和談達成的協議,接管方原願意歸還的濟南、兗州、萊州、登州四府。
這四府都在戰區,要接管軍政事務,單單是派文官系統前去是不行的。必須要派軍駐守,以免再生變故。
崇禎召集來內閣首輔洪承疇,五軍都督府的周奎、周遇吉、吳三桂、鄭森四人,商議接管四府的事宜。
崇禎先是宣佈了方原同意歸還四府的承諾,眾人裡除了早得到訊息的洪承疇,餘者是面面相覷。
方原竟這麼好話,浴血奮戰來的山東四府,交還就交還?簡直令人匪夷所思。
崇禎見眾人都是默不作聲,逐一點名問道,“洪閣老,派誰去接管四府為好?!”
洪承疇咳嗽了一聲道,“陛下,我認為如今不該商議派誰去接管四府,而是該商議到底要不要接管四府。”
崇禎愕然問道,“洪閣老,細細與朕來。”
“陛下,老臣認為,交出四府,並非是方原忠君,而是請君入甕之計。”
洪承疇直言了,又取出隨身帶來的山東地圖,令一個太監在崇禎面前攤開了,指著山東的東昌、青州二府,正容道,“方原沒有交出東昌、青州二府,只要這兩府牢牢掌控在方原手中,兗州、濟南二府,登、萊二府就被切成了兩斷。”
他在地圖上繞著劃了一個大圈道,“陛下,東昌、青州、鳳陽、淮安四府就是一個包夾的口袋,濟南、兗州二府就是進入口袋的獵物。只要方原願意,隨時可以從四府出兵,圍殲我軍在濟南、兗州二府的駐軍。”
洪承疇再在萊州、登州劃了一個圈道,“青州、淮安府,還有方原強大的水師,在山東臨海又組成了一個包圍圈,我們在萊州、登州,甚至威海衛的駐軍,也是進入口袋的獵物,隨時可能被方原吃了。”
洪承疇分析了戰場的戰略形勢,便拱手道,“陛下,方原之所以在山東當著陛下之面演了兩場戲,藉口青州府有高傑的匪兵肆虐,就是要死死握著青州府這個戰略要地;藉口白廣恩置換良田,就是不願放棄東昌府,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崇禎若有所思的看著面前的這幅山東地圖,洪承疇分析得頭頭是道,以方原在山東會談的行為來看,確實就是在進行戰略佈局,設定這個口袋,令朝廷來鑽。
崇禎抬頭望著五軍都督府的四人,問道,“諸位愛卿,你們又是什麼法?!”
眾人全是對軍事知根知底的老鳥,方原的這個戰略佈局又不是背地裡使的陰謀,而是公開使出的陽謀,只要有點軍事常識的一眼就能看穿,他們自然也是心知肚明,眾口一詞的支援洪承疇的結論。
崇禎默然不語的起身,繞著龍椅來回的走了幾轉,時而望著大殿上的群臣,時而看著龍案上的地圖,顯是在猶豫不決。
他並不是在懷疑洪承疇的分析正誤,而是想到了更深一層的較量,那就是和方原的心理戰!
方原搞出這個陽謀,到底是在設圈套,等著明軍入套後聚而殲之,還是故意擺出這麼個看似兇險的套子,威脅朝廷,其實在和朝廷,和自己玩心理戰,其實是擺了一個空城計。
若方原不交四府,自是方原理虧,失晾義;但若方原主動交出四府,朝廷都不敢去接管,責任當然在朝廷畏敵如鼠,與方原無關。
在眾臣默默的等待中,崇禎思量了良久,終於止步,深噓口氣道,“洪閣老,朕與駙馬相交於心,又是家人。以朕的判斷,駙馬這個佈局的本意不是設套聚殲大明的軍隊,而是在令朕知難而退,放棄對四府的接管。若朝廷立刻去接管四府,駙馬不會妄動。”
崇禎對方原的信任,在洪承疇看來就是全無道理,嘆聲道,“陛下,軍國大事必須有完全的備戰,不能寄託在敵饒一念之仁上啊!”
崇禎沉聲反駁道,“洪閣老,若不去接管四府,那朝廷才是真正的威嚴掃地!”
洪承疇是無言以對,只能恭恭敬敬的退了下去,表明他這個內閣首輔的態度,就是既不支援,也不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