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內,攻城的明軍被白磷彈攻擊的傷亡至少有三千以上,可是達到了談玄甲軍妖術色變的程度。
孫傳庭在戰場上稍作觀察,便發現玄甲軍使用白磷彈都是順風的城門,也隨之做出了攻城戰術的改變。
明軍不再三面一同攻城,而是選擇順風的城門攻城,逆風的城門一概不攻,以免受到白磷彈的焚燒。
方原與孫傳庭一番你來我往的過招後,還是落在了下風,無人機投擲白磷彈,手投白磷彈的法子全被孫傳庭給剋制了,白磷彈暫時是沒了用武之地,玄甲軍無法再靠著先進科技投機取巧,只能正面迎戰明軍的猛攻。
一連五日,攻守雙方的傷亡是進一步攀升。
隨著城下明軍屍體的逐漸堆積,後續攻城的明軍可以將屍體堆成人牆,進行掩護,與城牆上的玄甲軍互相射擊。或是以堆積如山的屍體作為墊腳石,往城牆上進攻。
戰場的局面,由之前玄甲軍佔上風的局面,漸漸向著對明軍有利的方向進校
攻城戰初期,雙方的傷亡比是1:4;攻城戰進行到近一個月後,雙方的傷亡比已縮至1:2。雖然仍是明軍傷亡較大,至少損失了一、兩萬人,但玄甲軍的戰損也達到了八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隨著戰事的推進,城裡的鉛彈、火藥的存量也日漸減少,以景傑的估計,城裡的火藥量最多還能再堅持半個月便會耗光。
無論是火炮,還是玄甲神銃,全都需要火藥的支援。而且玄甲軍軍士也早已習慣了熱兵器的作戰方式。若是沒了火藥,玄甲軍的戰力至少會下降五成,戰損比會進一步縮到1:2以下,濟寧城可就真的岌岌可危。
孫傳庭仍是在驅趕明軍猛攻不止,沒有絲毫停歇的跡象,甚至還比之前更為猛烈。而玄甲軍的火藥消耗,更是大量的增加。雙方再戰五日,玄甲軍的火藥已是捉衿見肘,再無法不限量的供應。
景傑只能在全軍進行火藥限量配給,孫傳庭攻城最猛的城門才配給足量的火藥,餘下攻勢稍弱的城門便以弓箭射擊為主,火銃為輔。
在城外督戰的孫傳庭敏銳的發現了城內攻擊方式的改變,從最初的全火器作戰,到了如今的火器,弓箭兼半,充分證明了城內火藥的短缺。孫傳庭是大喜過望,只要玄甲軍的火藥耗盡,也就有了拿下濟寧城的希望。
他將餘下的十萬明軍分成了十隊,攻城一日,休整兩日,輪流上陣,以保持充足的體力,繼續加大對城內守軍的高壓攻勢。
濟寧城內的官署,方原正在審閱馬一山清點的軍士傷亡情況。
戰前城裡有五萬軍士,如今已戰死五千,受贍八千餘,幾乎已折損三分之一。而且這個折損還是在有充足火藥的前提下,若是火藥不足,估計損失會以倍增。
景傑大步進了中軍營,彙報道,“老大,城裡的火藥至多能堅持到明日便會耗光,必須要早做對策。”
真是怕什麼來什麼,方原聽了這個噩耗是十分頭疼,神色也越發的凝重。之前他擔心的是軍糧不足,如今看來,火藥竟比軍糧消耗得更快,這仗還怎麼打?
劉一良也急匆匆的進來,神色驚慌的道,“攝政王,明軍在軍營之前架設了火炮陣地,準備炮轟了!”
方原猛地一驚,暗叫不妙,“遭了!中了孫傳庭之計!”
從開戰至今,明軍極少使用火炮,一直在驅使著明軍以血肉之軀來攻城。如今看來,孫傳庭是有意用明軍的大量傷亡來消耗城中的火藥儲備,等城中火藥耗光後,再派出火炮部隊前來攻城,便可以一舉破城。
方原額頭上滲出一顆顆的冷汗,腦子裡生出一個不詳的預感,今次真的是重蹈官渡之戰的覆轍?或許他比袁紹更慘,至少袁紹還沒在官渡被打死,活捉,而方原此時縱然想逃,也來不及了。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