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政王府
坤興公主在一日前接到了方原傳回的緊急軍情,就是在兩個月內籌集二十萬石軍糧,運送到兗州府的鄒縣。
公主如今是掌管著攝政王印,代行攝政王之權。方原不在之時,江南一切的軍政大事必須由公主應允才能執校
公主立刻找來了負責獨立核算團的苑,一同檢視了南直隸、浙江所有州府的賬簿,只要各州府官倉還有餘糧的,立刻越揚州,準備運往山東戰場。
兩人檢視了半日,將南直隸、浙江各州府的賬本都翻了個遍,也只湊出了十萬石糧食,而且這還是賬面上的數量,能不能真的越,沿途的損耗並沒包括在內。
之前方原為了彌補浙江軍田虧空的四十萬石軍糧,已買空了江南富商家中囤積的餘糧。眼下短時間內要再籌集二十萬糧食,真的是難上加難。去市面上採購,既會哄抬物價,採購的速度也跟不上,何況攝政王府的銀子全用在了北伐的軍費上,並不寬裕。
公主神色凝重的道,“苑夫人,還差了十萬石,該如何是好?”
自從方和確立了世子之位,苑和公主之間的關係已緩和了不少,既然公主開口問道,又事關前線的北伐大事,便道,“公主,商業協會的糧食早已見底,福建、廣東的糧食縱然有,一時半會也運不來。南直隸唯一還能在短時間內籌集到二十萬石糧食的,只有一處!”
公主也回過神來,恍然道,“留都南京!”
苑點零頭道,“是,南京高官、豪紳絕不在少數,只要刮地皮搜一遍,二十萬石糧食應該是輕而易舉。但南京是監國親王的地盤,若監國親王不配合的話,那就十分的棘手。”
公主也知她所指,眼下是北伐戰事最膠著的時候,南京的監國親王朱慈煥打著什麼算盤,不能輕易下結論。
她立刻下令司法總督府總督胡琦,還有駐紮在太湖軍事基地的南直隸總兵鄭芝豹二人前來攝政王府。
到了午間,聞訊的陳圓圓也到了公主的寢居,隨行還令男僕搬著一個沉重的大箱子,一個箱子。
陳圓圓指著箱子柔聲道,“公主,聽聞攝政王在山東戰場軍糧吃緊,這些是我這些年積攢下來的一萬五千兩銀子,願捐出來買糧食送去山東前線。”
她又指著那個笨重的大箱子道,“這些是徐家捐贈的十萬兩銀子,公主也一併收下了吧!”
公主感動的望著陳圓圓,之前公主的判斷,陳圓圓一個青樓女人想進王府不過是謀個安生,圖些利。青樓女子水性楊花,不準還會給攝政王惹來什麼醜聞。
自從陳圓圓進了攝政王府,公主對她的出行,還有院子裡的經費都是嚴格控制。陳圓圓本身並沒有在攝政王府得到多少好處,甚至之前承諾她的兒子要當嫡子,成為攝政王世子也沒兌現。陳圓圓卻願意拿出之前賣唱賣笑所得的一萬五千兩銀子,就真的是將攝政王府當成自己的家,將方原當成夫君了。
徐家在關鍵時候捐贈十萬兩銀子,再次證明了對方原的忠誠,公主也是牢記在心。
公主上前拉著陳圓圓,親熱的與她並肩而坐,“圓圓,我代駙馬謝謝你的捐贈。之前我對你的管控確實嚴了些,但是,駙馬不是尋常的文人騷客,而是下的攝政王,一言一行必須成為下的表率。我們身為攝政王的女人,更應該做到克己守禮,不能令攝政王被下人笑話。”
陳圓圓輕聲道,“圓圓過往的經歷太過複雜,公主不令圓圓出府,也是為了攝政王府的名聲。圓圓今後還是會少出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輿論風波。”
公主捉著她的手兒,感激的道,“圓圓,虧得你識大體,今後我會撤了對你的監視。你可以自由出入王府,不必再經我應允。”
公主為了投桃報李,也令梁嬤嬤帶來了一個錦海
公主開啟錦盒,裡面還是一個兒的同心鎖,“圓圓,這個同心鎖是我在金山寺求來的,一共兩個,本來一個是方和的,一個是我自家孩子的。如今,就賞給方信了吧!”
“圓圓,你也去轉告徐家的人,今次的捐贈之情,我和攝政王都記下了,今後必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