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所言也是在理,侯方域因言獲罪,罪也不及家人,族滅確實太過火了。真的族滅了因言獲罪的侯方域,今後誰還敢出來說話?
方原本在氣頭上,柳如是這麼一勸,他已打消了族滅侯家的想法,改口吩咐胡琦說,“族滅之事暫緩,只是將侯方域,還有侯家老幼全捉去詔獄。記住,不要屈打成招,只要他老老實實的招供,罪只在他一人,禍不及家人。若還要頑抗到底,沒有他的供狀,我也可以借東林黨『亂』政之名,斬殺他全家。”
柳如是見他終於打消了族滅侯家的想法,是暗暗鬆了口氣。畢竟她是秦淮八豔的老大姐,李香君也和她有過一段交情,若連累侯家滅了門,李香君那裡須不好看。
柳如是試探的問,“方弟,闡述西征之策,也不過是陳述政見,
侯方域乃是冒公子的好友,錦衣衛捉人,需不需告知冒公子一聲?!”
方原見他搬出了冒闢疆來說事,怒喝著說,“我正要找冒闢疆算賬,他的那個復社也該整頓整頓了!”
柳如是見方原正在氣頭上,只好閉口不言,眼下暫時只能保住侯家家人的『性』命。至於會不會連坐到其他文人,只能待方原氣消了再來勸說。
方原一再交代柳如是,此案在結案之前必須嚴格保密,她那些秦淮八豔的姐妹,一個也不能透『露』。柳如是也是知曉分寸的女人,事關軍政大事,她哪裡會以姐妹情用事,連聲答應了。
方原離開了河東院,卻是心事如『潮』,思緒萬千。
這一次遠不止民間輿論慫恿西征,連內閣、玄甲軍內也沒一個提出異議。內閣、玄甲軍高層官員裡若有被朝廷收買的,問題就嚴重了,直接關係到最核心的機密隨時可能洩『露』。
方原眼下最主要的任務,已不是西征,而是清理內『奸』!
內閣諸人裡,方原首先排除的當然是好兄弟景傑,若景傑都出了變故,那玄甲軍早已失控。
第二個排除的人,是首輔王秉鑑。王秉鑑是各州府官員裡第一個站出來支援方原內閣計劃的。若方原垮臺了,內閣其他人諸如席本楨,冒闢疆因為在江南根深蒂固,或許還能脫罪,王秉鑑一個祖籍陝西的官員,又是首輔,怎麼都不可能脫罪。他並沒有投降朝廷的理由,也可以排除了。
內閣餘下的三人,席本楨、冒闢疆、高弘圖三人裡,嫌疑最大的顯然是與侯方域私交甚好,又是復社領袖的冒闢疆。
方原仔細回憶了之前軍事會議的情況,冒闢疆是繼王秉鑑之後,第二個站出來贊成西征的,他的嫌疑確實非常大。何況,此次涉案的文人,不少也是復社的,於情於理,冒闢疆監管不嚴,也有瀆職之罪。
還有一個可疑人選,就是本就對方原政權不滿的高弘圖。
但高弘圖本來就是個內閣裡打醬油的,是方原安排來平衡與朱慈煥的關係。在內閣裡沒什麼話語權,京城朝廷要收買也不會收買他。但背地裡派人和高弘圖竄謀,推波助瀾是可能的。
至於席本楨,方原暫時看不出他有投靠朝廷的動機和行跡。
真正的內『奸』到底是不是冒闢疆呢?!
方原坐在馬車裡,沉思了良久,終於開口說道,“老胡,捉拿侯方域之事,暫時放過他的家人。以錢謙益邀請之名將侯方域騙到詔獄進行秘密審訊,一個字也不能洩『露』出去。”
他一再更改旨令,一會要族滅侯方域和侯家全府,一會又只捉拿侯家問罪,一會連侯家家眷都不拿了,只秘密捉拿侯方域。
胡琦十分的好奇,遲疑的說,“攝政王,你這是?”
方原呵呵一笑說,“老胡,我這是在用侯方域做誘餌,捉內閣裡的內『奸』啊!再傳令內閣所有人,十日之後,來王府舉行軍政會議。”
十日間,方原大部分時間都在桃花園,陪著朱以海飲酒作樂。一是在試探朱以海是否也參與了今次竄聯行動;二是拒絕了他討要陳圓圓的想法;三是等著觀察,侯方域神秘失蹤後,其他諸人的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