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東宮
方原在南京城新立朝廷,冊封朱慈煥為監國親王,並自立為攝政王的訊息在十日後傳到京城。
京城雖然在幾個月前就得到了情報,但加冕大典的如期舉行,還是在朝堂上造成了巨大的地震。最富庶的江南自立為王,在大明三百年曆史上,也是最嚴重的危機。
周皇后、監國太子朱慈烺立刻召集內閣開會,討論應對這次重大政治事件的法子。
參會的有內閣首輔兼吏部尚書張國維;內閣次輔兼兵部尚書洪承疇;內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的謝升;內閣大學士兼戶部尚書蔣德璟;內閣大學士兼工部尚書範景文。
掌管天下兵馬的五軍都督府,中軍都督兼領京營三大營的國丈周奎;左軍都督兼山西總督周遇吉;右軍都督兼大明水師總督鄭森;前軍都督兼山東總督孫傳庭;後軍總督兼關寧總督吳三桂。
京城朝廷所有軍政高官全都齊聚一堂,可說是盛況空前。
監國太子令司禮監太監王之心宣讀了方原在南京另立朝廷,與北京朝廷對抗的情報。其實這早已不算是情報,方原並未遮遮掩掩,而是在四個月前,就向天下宣告要在南京城另立朝廷,清君側的訊息,內閣、六部、五軍都督府早已知曉。
朱慈烺見眾人已是心中有數,便開門見山的說道,“方原、朱慈煥公然反叛,並且控制一京四省的國土,整個江南已不復為朝廷所有。此乃大明更古未有的叛亂,其為禍之深,遠甚闖賊、大西賊之亂,大明王朝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諸位有何對策?!”
身為內閣首輔的張國維不得不先站了出來,啟奏說道,“既然方原、朱慈煥兩個逆賊反心畢露,老臣建議,應先下手為強,率兵征討。”
他先提出了起兵討伐的建議,內閣諸人除了洪承疇,幾乎對軍事是一竅不通。他們來參加軍事會議也是來走過場,為了應付監國太子的說辭,便連連點頭稱是。
“臣範景文附議,該當趁著方原在江南的朝廷新立,立足未穩,一舉殲滅。”
“臣蔣德璟附議,應該集結最精銳的明軍四十萬,一舉剷除亂黨,奪回江南。”
孫傳庭見內閣眾人將軍國大事當成了兒戲,是冷笑不止。
方原在江南已立足六年,東林黨的反對勢力已被盡數剷除,連東林黨魁首錢謙益也賣友求生站到了方原那方。其他鄉紳、富商也大部分入了江南內閣名下的商業協會,人民總會。江南的各方勢力早以實際行動表明了對方原政權的支援。
這次加冕大典更是全江南有頭有臉的名人都盡數到場,可謂是盛況空前。方原早已掌控江南全域性,所謂在江南立足未穩,就是隻能在朝堂上胡謅的純扯談。
還有四十萬精銳明軍征討方原的方案更是荒唐,兒戲。
且不說動用四十萬精銳明軍,需要數百萬兩銀子,還有至少五十萬石的糧食,負責押運後勤的民夫至少五十萬。而且,這已是大明最後的家底,只要有四十萬精銳在,無論是方原、還是關外的滿清,李自成都會有所忌憚。
若一戰無功,甚至是戰敗。到時不止方原,關外的滿清,河南、湖廣的李自成會立刻撲上來,將大明朝廷瓜分殆盡。動輒發動傾國之戰,將大明的國運賭在一場戰爭之上,簡直是拿大明的三百年基業當兒戲。
孫傳庭對這種外行指揮內行的軍事會議是忍無可忍,赫然出列說道,“方原、朱慈煥反心畢露?張閣老這話似乎有些危言聳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