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之所以按兵不動,不立刻攻打肇慶府,就是在等候瓦氏土司那方的訊息。
瓦氏土司不僅派使者送來了邀請結盟的訊息,為了表達誠意,還押送來了廣東布政司的按察使張雲開,以表示結盟的誠意。
雙方結盟,張英本該知會秦展,由秦展親自來與瓦氏土司結盟、因軍情緊急,再加上秦展給予了張英臨機專斷之權,張英一面派人去向秦展彙報,一面令三萬大軍分成兩隊,一隊兩萬人留守以備不測,親率一萬人趕去肇慶府和土司會盟。
雙方在肇慶府治所高要城外,歃血為盟,結成盟友,約定廣東、廣西互不侵犯。
結盟之後,張英、瓦氏土司共同抄沒了顧元鏡等貪官汙吏隨行帶來肇慶府的銀子一百三十萬兩。之後又對這幫人進行了嚴刑拷打,最終熬不過酷刑的眾官吏又吐出了隱瞞在鄉里老宅,還有親屬、好友那裡的銀子三百九十萬兩。
搜刮顧元鏡這些貪官汙吏所得銀子一共五百二十萬兩,依照之前的承諾,雙方平分了這五百二十萬兩銀子。但張英只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銀子可以帶走,劫掠來的女人必須留下。
瓦氏土司這一次出征廣東不費一兵一卒,就撈了近三百萬兩銀子,還有歸屬瑤族、侗族的七個州縣,早已吃飽了難以消化,區區幾個女人也就不和張英計較,盡數歸還。
張英將這些女人全放了回去,一個不留。
待瓦氏土司撤兵回廣西,張英一面令人將顧元鏡等貪官汙吏,還有二百六十萬兩銀子一同押回廣州府交給秦展審判,一面率軍繼續進擊廣東以西的高州、廉州二府。
一個月之內,就攻破了高州、廉州二府,唯一還沒征服的,就是大海對岸的瓊州府。
張英沒有水師支援,大軍無法渡海,便立刻向秦展,還有水師提督施福分別發去了支援渡海的照會。
征服了惠州、潮州二府的秦展,剛回到廣州府,便接到張英送來的捷報,還有一眾首犯和白花花的銀子。
秦展逐一審查了押回的諸位官員,廣東境內的官員是一個不少。但,卻獨獨少了一個人,一個方原捉了多年,卻一直潛逃在外,沒有捉拿歸案的人,就是東林黨魁首錢謙益。
從方原的人馬一到江南,這個錢謙益就得到風聲,將柳如是和全族人全扔在蘇州府,單身逃去了浙江。
方原的勢力滲透到浙江後,錢謙益又腳底抹油,先逃去了福建,成了鄭芝龍的幕僚。當年提議倭兵入侵南直隸,他就是罪魁禍首之一。
等方原率兵攻陷了福建,錢謙益在鄭氏敗亡前,又逃去了廣東避難,先是投靠一個廣東富商,再之後就被廣東布政司收留、庇護。
如今連廣東都陷落了,卻還是沒有捉到這個錢謙益。
錢謙益乃是方原的一塊心病,一個無法宣諸於口的心病。方原雖然沒親口給秦展說過要捉拿這個東林老賊,但秦展也能猜到方原的心思,無論於公於私,錢謙益絕對是方原最想擒獲的人,沒有之一。
攻陷了廣東,卻捉不到錢謙益,該怎麼向方原交代?
秦展立刻派人審訊顧元鏡等官員,顧元鏡之前收留錢謙益,一是仰慕錢謙益的名聲,二是留一個和方原交易的籌碼。但之前和方原談判之時,方原是完全不接茬,顧元鏡等人就將沒有利用價值的錢謙益擱在了一邊,沒人去過問。
到了廣州城破之時,因眾人逃走得倉促,哪裡還會想得起錢謙益這麼號人物,眾人都不知錢謙益逃去哪兒了。
秦展審訊廣東官員沒審出個名堂,便貼出了懸賞佈告,又派出軍士四處尋找錢謙益的下落。但因對廣東是人生地不熟,搜查數日也是卻是事倍功半,一無所獲。
對這些死不悔改,頑抗到底的貪官汙吏,秦展就沒什麼猶豫的。也不必去請示方原,直接下令將眾人全斬殺在廣州城外的海邊。為了起到震懾作用,秦展還下令廣州府的百姓都可以在海邊觀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