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朱亨嘉接到兩方遞來的書信,雙方也都開出拉攏的條件,他立刻邀請幾個廣西最大的土司到居城柳州城商議對策,怎麼才能爭取到廣西利益的最大化。
廣西的朱亨嘉,各族土司正在商討對策,廣東這邊,玄甲軍的水師也抵達了廣州府的海域。
雙方的大戰正式拉開了序幕!
廣州城的港口外水域開闊,不比臺灣鹿耳港的淺灘,連鴉片戰爭時期的蒸汽鐵甲艦也能自由出入。玄甲軍的火炮母艦編隊能直接開到廣州城港口外,與城牆上的火炮對轟。
玄甲軍艦隊一艘火炮母艦上就有四百門火炮,再加上三艘護航鉅艦上的一百門火炮,玄甲軍艦隊的火炮數量達到了驚人的七百門,單算側翼也至少有三、四百門火炮。
雙方火力十分的懸殊,再加上火炮母艦是鐵甲覆體,明朝時期火炮的鉛彈砸中了也無異於隔靴捎癢,全無威脅。
火炮互轟了一日,廣州城的炮臺被炸燬,二門紅夷大炮,五門中型火炮被盡數摧毀。
沒了火炮的狙擊,玄甲軍的運兵船開始運送軍士登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顧元鏡等一眾廣東布政司官員還想著照搬兵書,兵法有云,半渡而擊之。趁著玄甲軍立足未穩,派五千衛所兵出城,衝擊玄甲軍陣地,或許能贏得頭陣,甚至可能將玄甲軍趕下海去。
等廣州城的軍士殺至登陸點時,張英早就率一千族兵立了偃月陣,前方是防禦的大盾陣,其後是遠端攻擊的火槍隊,再後則是近戰的倭刀長槍隊。
這個一千人的軍陣就是為了防止廣東兵的偷襲,掩護大部玄甲軍士登陸的。
面對整裝待戰的軍陣,廣東兵硬著頭皮連衝了三次,張英的陣地卻穩如泰山。在經過最初的試探後,張英果斷的察覺到這些廣東兵的戰力遠較想象的差。
作戰方式和蠻族人一樣,散兵作戰,可見平日裡根本不習陣法;
軍備低劣,不見幾支火槍,大部分還在使用弓箭,而且射程近得可笑。尋常的弓手,有效射程是一百五十步左右,但這些廣東兵到了一百步才開始放箭,可見臂力之差,連當個弓手都不合格;
甚至奔跑速度都較張英估計的要差了很遠,張英所部裝備的是尋常鳥銃,一般來說,這種鳥銃是阻擋不了步兵衝鋒的,必須要使用經過改良後的後膛燧發槍,以三段擊,或是五段擊的戰法才能擋住步兵衝鋒。但一番衝鋒下來,那些廣東兵根本殺不到軍陣之前,就被盡數擊殺,可見奔跑速度也是遠不如尋常的軍士。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張英一眼就可斷定,這些廣東兵氣勢很足,但素質極差,就是濫竽充數的,根本不堪一擊。
他立刻下令族兵從兩翼作出反擊,這些廣東兵被打了個猝不及防,立刻崩盤,倉皇逃往廣州城。張英率五百人追擊,大有斬獲,倒斃在廣州城外的軍士屍體至少有八、九百人之多。
顧元鏡等人這才知曉,所謂半渡而擊之,有個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兩軍戰力至少相當。若是驅趕一群綿羊去半渡擊殺猛虎,不是用兵如神,而是紙上談兵。
廣州城再不敢派出一兵一卒出城來送死,只能眼睜睜看著,一日後,所有五萬玄甲軍士在廣州城郊盡數登陸。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