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原一舉攻克了仙霞關四關,本以為徹底打通了攻打二十八都軍鎮的行軍山路,只要再拿下鄭森把守的二十八都軍鎮,便能勸降早遞上了降書的鄭芝豹。
哪知納西的敗兵卻從山嶺古道逃了回來,驚慌失措的回報了戰死三百餘人的敗報。
方原初時接到軍報,還頗有些不以為然,還以為是這些畲人、獠人只想著砍人頭,疏於防範,被鄭森打了個偷襲。
他便又派出馮廷率五百軍士,匯合納西率五百畲人、獠人,一同再次前去一探究竟。甘輝的兩千主力部隊則配備五門火炮,駐守在第四關,防止鄭軍的突襲。
納吉的畲人、獠人聯軍,則負責清點戰場上的屍體。屍體全抬到第一關關門,鄭軍屍體直接在澗底焚燒,以免傳播瘟疫,玄甲軍士的屍體則彙集在一起,統一立碑紀念。
因仙霞嶺古道連綿三十里,山間道路狹窄,玄甲軍的七萬兵馬若要盡數進駐仙霞關,必須連營三十里,在三十里古道的山嶺間,遍地搭建軍營營房才能安置。
這個建築的工程量太大,方原暫時放棄這個想法,自帶一萬步戰營軍士進駐鄭軍之前駐紮的軍營,餘下的五、六萬人還留在山嶺之下紮營休息。
一萬軍士剛剛進駐,二十八都軍鎮的方向就傳來震耳欲聾的火炮聲,方原一聽便暗叫不好,立刻率護衛的錦衣衛,越過仙霞嶺諸關,直接到了第四關關門。
馮廷、納西率軍士狼狽逃回,出征的一、兩千軍士,逃回來的不足八百。馮廷、納西二人也受了輕重不一的傷。
方原連忙追問前方戰況,馮廷如實的彙報了鄭軍防線的堅固。兩個火炮陣地的火力兇猛,在火炮的掩護下,一條大壕溝,三道防禦工事,是無法逾越的天塹。
方原深噓口氣,立刻令納吉率五十個畲人翻山越嶺去探查兩個火炮陣地的情況,能否強攻而下。受傷的馮廷,納西二人則帶回主軍營去養傷。
兩日後,前去探查的畲人回報,兩個火炮陣地佔領了制高點,而且有兩千軍士把守,更頭疼的是這兩千軍士裡,還有一千是和山地特種營一樣,擅長山地作戰的蠻人。前去探查情報的畲人也遭受了鄭軍裡武器精良的山地蠻人的攻擊,五十人只逃了三十二人回來,被打死了十八人。
以納吉的判斷,要強攻兩個高地的火炮陣地,必須先突破蠻人僱傭軍的封鎖。這些蠻族僱傭軍的戰力絕不下於畲人、獠人組成的山地特種營,而且還佔有地利優勢,要強行攻佔高地,必須要付出2:1,甚至3:1的代價。
強攻絕不是良策,而且據錦衣衛的情報,鄭家的蠻族僱傭軍或許有四、五萬人,這麼戰損比打下去,山地特種營全死光了,也拿不下火炮陣地。
方原匯總了所有的情報,才醒悟過來,這次又遇上頭疼的難題。二十八都軍鎮乃是一座堅固的軍事要塞,絕不是他之前估計的,能輕鬆攻下,必須要從長計議。
既然一時半會也解決不了,方原只能命令全軍暫停強攻,一萬軍士駐紮在仙霞嶺古道,六萬軍士駐紮在山嶺之下。並安排了納吉的山地特種營日夜巡視山嶺,以防鄭軍的蠻族僱傭軍依葫蘆畫瓢的偷襲。
一連大半個月過去,雙方一直在仙霞嶺古道的山口僵持不下。
方原派出火炮手嘗試性的進攻了一次,卻被鄭軍高地上的火炮給轟了回來,損兵折將,卻沒有半點進展。
鄭軍也沒有趁勝攻打仙霞關,只是不斷派出蠻族僱傭軍前來騷擾駐紮在仙霞關的玄甲軍士。
這些蠻族僱傭軍專挑深夜偷襲,也不正面硬抗,一經發現便從山嶺逃竄得無影無蹤。大半個月來,玄甲軍的傷亡也是不小,至少有兩、三百人死在這些蠻族僱傭軍的偷襲之下。
方原對這些神出鬼沒的蠻族僱傭軍也十分頭疼,令納吉等去追擊過兩次,雙方也是互有傷亡,根本無法重創蠻族僱傭軍。總賬一算下來,方原這方還真吃了不大不小的虧。
蠻族的侵擾確實令人頭疼,但總不能因為這些蠻族的侵襲,就放棄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佔的仙霞關,撤到山嶺之下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