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州府到衢州府,行軍距離一千餘里,方原的中軍在二十五日後,抵達了衢州府的治所西安縣,與赤古臺的前軍,甘輝的三萬山地特種營匯合。
甘輝本就是福建人,對福建等民族的風俗人文知根知底,在短短的半年時間內打造出了這支由常年生活在山裡的畲人、獠人,還有些方原也沒聽過的少數民族組成的山地特種營。
這支山地特種營最大的特點,在荊棘、雜木、枯草叢生的山間奔走也全都赤腳,從不穿鞋,因長期在山裡生活,他們的腳板,大腿,胳膊早就磨出了一層厚厚的老繭。
他們攀樹、過河,靈巧得和山間的大猴子也沒什麼區別,野外生存能力極強,不帶任何軍糧在山裡生活幾個月,也是家常便飯。
甘輝招募這支山地特種營後,又給他們配備了能挎在雙肩的火銃、強弓、輕便的藤甲等軍事裝備,戰力就更上了一個臺階。
本來玄甲軍還給這支山地特種營一人備了一把倭刀,但這些人習慣了使用畲刀,拒絕使用倭刀。
畲刀主要是用於開山伐木,造型、作用與斧頭相當,在山地間作戰可以開路,可以伐木取火,還能獵殺野外的動物,遠比倭刀實用。
方原檢閱過這支山地特種營的戰力,十分的滿意,對甘輝是大加讚賞,立刻賞了他一百兩銀子。
甘輝低聲說道,“方總督,這些山民頭領還要與總督談一談當僱傭軍的條件。”
方原皺了皺眉頭,心下不滿,這世上哪有開戰之前來談條件的說法,這不是訛詐要挾?
甘輝又說道,“這是我承諾過他們的,但他們不放心,擔心玄甲軍不兌現,必須要和方總督親自確認。”
這些山民臨時加價,還不知會開出什麼苛刻的條件,方原是半點沒底,但惱怒歸惱怒,還是決定見一見山民的頭領,聽一聽他們的述求再說。
山民的頭領名叫納吉,是浙江處州府境內十萬畲族人的頭領。
納吉進了軍營,這個結實強壯的漢子見過最大的官兒就是處州府來強徵稅的主簿,連縣令、知府都未見過。
甘輝之前早就告誡過納吉,要面見的是方原這個權傾天下的浙直總督,定國公,比那些什麼主簿,縣令、知府要高出無數級的大人物,不能有半點失禮,並教了他大明拜見大官的禮儀。
納吉見了方原顯得十分的拘謹,想衝方原恭恭敬敬的行禮,行了一半,又忘了甘輝教過的大明禮儀,低了目光尷尬的站在那裡,不知所措。
方原見了他的窘迫,大笑著起身,親自走到他身側,捉了他結實有力的臂膀,直接拉他到了主帥位側,令軍士給他搬了個座位,與自個兒坐在了一起。
方原替他斟了一碗酒,笑著說,“納吉頭領,你們對仙霞嶺的地形還熟悉吧!”
納吉沒想到這個總督如此和善,比那些徵稅的主簿對他們的態度要和善十倍、百倍,一時間感動得手足無措,也忘了去接酒碗,支支吾吾的說道,“仙霞嶺長一百里,寬五百里,我們不是常年生活在仙霞嶺古道,但也是在仙霞嶺山間討生計的。”
方原一聽是相當的滿意,納吉這種淳樸的少數民族山民是不善於說謊的,對他的話,方原是信了個十成。他們雖然不是在仙霞嶺古道的山民,但卻在仙霞嶺其他群山間生活,仙霞嶺地質結構相差無二,他們應該也會熟悉仙霞嶺的作戰方式。
方原將酒碗塞到了他手中,又問到,“聽說你們參與今次作戰,還有幾個條件,說來與本督聽一聽。能應允的,本督一概應允。”
一碗酒下肚,納吉的膽子稍稍大了些,試探的說,“方總,督,我們一共有三個條件。第一個,我們都是靠刀耕火種謀生的,參戰而不務農,必然影響明年收成,所以我想要,每人每月一兩銀子月餉,兩鬥米。”
方原一聽,他們只要求每月月餉一兩銀子,兩鬥米,加一起也只有一兩二錢銀子,只有玄甲軍的四分之一,完全可以接受,便繼續問道,“好,本督答應了,而且給你們漲到一兩銀子,一石米的月餉,第二個條件呢?”
納吉見方原並未當場發火,甚至還加了月餉,大喜過望,又說道,“第二個條件,我們都家有老小,若有戰死的,每人請撫卹三兩銀子。”
陣亡撫卹,更是隻有區區的三兩銀子,只有玄甲軍的十分之一,納吉提出的這些條件真是十分的淳樸,方原大笑著說,“可以,為本督戰死者,本督絕不虧待,每人撫卹五兩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