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子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低聲說道,“永王殿下,你之前對方總督下毒未遂,方總督就記恨在心,沒處治殿下,不過是因為殿下還有利用價值。如今殿下又和太子勾結,竊據了方總督本想給予吳越王的南京城主政親王之職,方總督會怎麼看殿下?”
朱慈炤聽了猛地一驚,和秋兒互望一眼,都從對方看出了擔憂的眼神。小李子的話雖有些危言聳聽,但也絕非不可能,縱然方原放過他一馬,也不會再讓他擔任南京主政,必然帶回京城看押起來。
小李子繼續火上澆油的說,“奴婢說句掉腦袋的話兒,只有朝廷與方總督對抗,永王殿下才有利用價值。若朝廷、方總督和解了,永王殿下的前途堪憂啊!殿下身為太子一黨,還能保住主政親王之職?不止保不住,會不會和太子一同囚禁在宗人府呢?”
朱慈炤不得不承認,無論太子朱慈烺抱著什麼目的派人前來南京,至少兩人確實是一條船上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朱慈炤問道,“那太子殿下有什麼需孤王相助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李子冷然說道,“如今陛下、皇后,甚至內閣都相信方總督不會反,太子也獨立難支。永王與方總督親近,永王請上一道密摺,由太子交給陛下、皇后娘娘,陳述方總督的真實目的是想搞虛君實相,逼朝廷交出軍政大權,只當傀儡皇帝,眼下的和談不過是溫水煮青蛙,一步步逼朝廷就範。那朝廷、方總督之間再也和談不了,太子、永王的權位,也全都保住了。”
朱慈炤聽了他這個建議,確實極為心動,但他還是多了個心眼,問道,“若我上了奏摺,卻被皇兄給賣了,那方總督能放過我?”
小李子說道,“永王就是太子在江南的眼線,太子怎會出賣永王殿下?”
朱慈炤對方原有著本能的畏懼,哪裡敢輕易牽涉到這種算計方原的陰謀之中,還是搖了搖頭,不敢應允。
秋兒突然說道,“殿下,這封密摺由我來寫,只需要蓋上殿下的大印便。若成了事,殿下功成名就。若出了變故,罪責全在我與太子私下勾結,與殿下全無干系。”
她的法子已是最穩妥的法子,將朱慈炤保護得滴水不漏。
朱慈炤感動的淚水幾乎要奪眶而出,但在小李子前卻不能失態,只能點了點頭說,“李公公,以秋兒的名義來上密摺,可以吧!”
小李子想了想,也就應允了。
朱慈炤還算多了個腦子,又說,“為免皇兄反悔,將皇兄的這一紙密摺也放在孤王這裡,將來若有變故,孤王也有個憑據。”
小李子想了想,還是應允了。
秋兒這才按照小李子的說法,書寫了密摺,再蓋上了永王府大印,交給了小李子。
小李子謹小慎微的將密摺包了幾層放進了懷裡,這才告辭去了。
蘇州城楓橋碼頭的茶樓裡,小李子將秋兒書寫的密摺恭恭敬敬的交到給了秦展,秦展立刻又交到了小苑手裡。
這個小李子是方原攻打南京城時,戰死的一個太監的侄子,本來淨了身準備入宮當太監。
秦展負責安頓這些太監家眷的,按照小苑的要求,找到這個膽大,貪財,頭腦靈活的小太監,許以五千兩黃金的重酬,並先給出了一千兩黃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小太監也就遵照秦展的命令,前去冒充京城的太監小李子。
所謂太子密摺,是假的。上面的龍印,也是仿造的。小苑替方原掌管朝廷送來的詔書,根據詔書上的印章,再找巧手工匠,冒刻一個龍印簡直是舉手之勞。
而朱慈炤見到的方原上書朝廷的奏摺,也不是真的,而是小苑假冒的。這份奏摺之前就是小苑書寫的,在總督府本就留了底。小苑只需要找出留底的奏摺,再謄抄一份,蓋上總督印,也就成功冒充。
至於小李子能對答如流,也是經過了秦展一個月的特訓,倒背如流的。
小苑端坐在桌子前,逐字逐句的審閱這一紙密摺,內容確實與她教的沒半點出入,永王府的大印也落了款,這才將密摺交回給小李子說,“小李子,勞煩你再跑一次京城,冒充永王府的小太監,將這一紙密摺交給太子,船兒我也給你備好了。”
小李子忙收了密摺,下了茶樓,坐船北上去了。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