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回到明末玩淘寶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人心浮動

第二百七十五章 人心浮動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亂世才子 大明:我,開國王爺,帶頭反對分封制 美利堅獵魔紀 故宋帆影 曹魏天子 我是特種兵之狼兵 隋末之群英逐鹿 大宋醫相 回到明末玩淘寶 三國之裴元慶傳奇 反清 三國之我是廢帝劉辯 華夏一家 重生之亂世軍師 回到古代當神豪 最強皇帝之亂世爭鋒 天煞兵王 都市極品猛男 呂布之我要當皇帝 戰爭至上

方原喜得貴子之時,錦衣衛那方也傳來了盼望已久的情報。

朝廷新政推出短短兩個月時間,北直隸、山東、山西願意花錢來買勳爵的官員、富商是不計其數。朝廷也在短時間內,募集了至少三百萬兩銀子,而且這個數目還在不斷的攀升。

監國太子朱慈烺立刻令洪承疇、孫傳庭用這筆專項的銀子開始籌備新式明軍的打造。

這支明軍完全仿造方原打造玄甲軍的模式,不再使用衛所那些吃空餉的軍士。按照四十兩銀子打造一個新式明軍的標準,初定的編制是八千人,直接從十萬晉軍、十萬京畿明軍裡挑選精銳。騎兵不足的編制,再出關去招募草原的蒙古人、遼東的遼人。

練兵地點設在宣府鎮,駐紮在宣府,訓練騎兵則長城關隘,到蒙古草原去操練。

戰馬,朝廷是現成的,倒不需要專門去購買,而且飼養戰馬顯然比方原在江南更為有利;至於火銃的改進,因遲遲未能解決硝酸的製造問題,只能暫時裝備明軍固有的火銃。

朝廷不止進行了新式明軍的打造,而且還對大明九邊軍鎮,寧遠的關寧集團進行了改革、整頓。

大明九大邊鎮裡,位於寧夏的寧夏鎮、固原鎮,全交由寧夏的藩國慶王;位於甘肅的甘肅鎮,交由甘肅的藩國肅王接手;位於陝西的榆林鎮,則交給秦王接手;再將太原、宣府二軍鎮合併,駐紮在宣府鎮,由周遇吉任宣太總督;大同軍鎮還是由世代將門之後姜鑲任總兵;薊鎮,由京薊總督孫傳庭管轄。

至此,大明之前的九邊鎮,屬於朝廷直管的,便只有大同、宣府、薊鎮三個軍鎮。

對寧遠吳三桂的關寧集團,每年消耗的餉銀是三百九十萬。對於這支半獨立狀態的軍閥集團,因與滿清的局勢暫時趨於緩和,而且這筆餉銀之前是寧遠、錦州、山海關、東江、薊鎮五地的開銷。

如今東江鎮早就沒了,錦州也丟了,薊鎮由孫傳庭主管,只剩下寧遠、山海關。再加上關寧集團在松錦慘敗後,經吳襄清點,只剩下三、四萬人。

朝廷決定按照四萬人的編制,每人的月餉從五兩減到四兩,支撥關寧集團的軍費再縮減關寧集團每年的軍費開支一百四十萬,只支撥二百五十萬。

方原接到這份情報,便知如今的北京朝廷,確實採用了之前方原向崇禎進獻的方略,便是放棄大明王朝的臉面,沒銀子還要大包大攬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直接輕裝上陣,轉而開始專心鞏固經營北直隸、山西、山東三個核心統治區域,操練新式明軍,再徐圖進取。

其餘鞭長莫及的地區,直接就交由各地親王、總督自治。只要這些地區名義上還承認北京朝廷的宗主地位,每年按時向朝廷上繳田賦、銀子,然後在轄內怎麼行使軍政大權,朝廷一律不再幹涉。

換而言之,如今的天下也再次回到了三國時期,軍閥割據,群雄並起的亂局。

這種局勢,對北方勢力遏制滿清入關確實有難以言盡的好處。因之前的大明王朝是中央集權,朝廷是大包大攬,各省基本是一盤散沙。只要能打垮朝廷的明軍,各省幾乎沒有抵抗的就被滿清個個擊破。

之前各省的官員、總兵是在為朝廷而戰,能應付就應付過去,保命最為要緊,至於是明朝、滿清、李自成來當老大,他們現在幹嘛,滿清來了還是幹嘛,能有什麼鬥志去和滿清玩命?

而如今,佔據各省的是一個個基本半獨立的軍閥,滿清要一個省一個省的啃硬骨頭,比歷史上輕鬆入主中原的難度,是不可同日而語。

周皇后、太子是堅決的執行了方原之前所提的策略。方原生出一種作繭自縛的感覺,如今他想要往各省進兵,也是會遇到激烈的抵抗,鄭芝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又過了一個月,洞庭商幫、徽商商幫、山陝商幫,還有大官商徐華這四家江南最大的商幫一同找上門來,要面見總督方原。

方原在滄浪亭接見了眾人。

小苑已坐過了月子,能繼續替方原打理軍政事務,就在邊上旁聽眾人的商談。

吳大山要直爽不少,開門見山的說,“方總督,朝廷剛出的新政令是官商一體,商人可以做官,江南什麼時候推行?”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