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前的市舶司是由宮裡的司禮監主管,方原打心眼裡是不想使用太監這種畸形的產物,便將原先屬於市舶司,織造局的差事全交給了秦展的錦衣衛執行。
秦展進了滄浪亭,方原便開始逐一交代他任務。
其一就是在南直隸境內,將四川蜀錦的市舶稅提高五倍;廣東肉桂、香料、瓜果全退回去,不能在南直隸銷售;雲南的銀器、土特產,加收五倍的商稅。
其二就是錦衣衛在五府嚴查四川、雲南、廣東的商人,但有違反明律的,一律抓捕,貨物充公。
秦展一聽就知道方原要同時與廣東、四川、雲南三省開打貿易戰了,忙一一記錄,錦衣衛下來就嚴格遵照執行。
方原沉吟了片刻,又吩咐說道,“老四,你再派幾個機靈點的錦衣衛,偷偷前去京城聯絡幾個王公公親自提拔的小宦官,打聽一下宮裡宮外,朝野對朝廷勳爵制、官商一體制的風聲。還有,南直隸境內也加強對那些大商幫,大商會的監控,聽一聽他們是什麼想法。”
朝廷風風火火的推出了兩項新政,具體實施效果如何,無論朝廷,還是方原都是心中沒底。時間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方原只能等觀察了新政實施的效果,才能決定下一步應對之策。
半個月後,日本國的島津家再次派來了二十艘商船的商隊,還有島津家的家老島津久通作為使者,前來和方原商談締結盟約之事。
這次島津家前來大明的商船上,載了二萬兩黃金,兩千十五至二十歲的倭國少女,還有足足二十船的鐵礦,就是來交易糧食、布匹這些戰略物資回倭國的。
日本國本是國貧民窮,能一次性帶來這麼多的黃金、鐵礦、女人,島津家已是傾盡所有之力。
因為是生意買賣,更牽涉到人口交易,方原堂堂一個總督真的不便親自開口,只能再次找來大官商徐華,一起接見了島津家的家老島津久通。
雙方的談判由方原主持,徐華和島津久通商談。
雙方經過三日三夜,你來我往的討價還價,終於談妥了交易條件。
兩千倭國女人,一人五兩銀子,摺合銀子一萬兩;二十船鐵礦摺合銀子三萬五千兩;黃金按照1:6的比例,摺合銀子十二萬兩。
島津家帶來的這批貨物、女人的總價值十六萬五千兩銀子左右。
而島津家需要方原提供的,是十萬石糧食,十萬匹麻布,用於招募第一批的八萬浪人武士,還有製作取暖的衣服和戰袍。
按照市價,十萬石糧食價值二十萬兩銀子;十萬匹麻布,價值十萬兩銀子。這一批所需要提供物資的總價是三十萬兩銀子。
方原出於戰略扶持的需要,也就特許了這一筆買賣,島津家可以用銀子補足不足的差價。
與此同時,方原還著湯若望安排了在江南的葡萄牙人,不列顛人開的佛朗機商會前來,由方原來做東,連同島津久通,四方坐下來一同會面,商議締結盟約之事。
如今在遠東,西洋各國的局勢是,葡萄牙在尼德蘭人的攻勢下,苦苦的死守既得利益。而不列顛人則是新興海洋強國,正準備打破尼德蘭人對遠東貿易的壟斷。
而日本國作為除大明之外最大的島國,自然也是幾方勢力爭奪的焦點。之前島原之亂時,信奉基督新教的尼德蘭人背信棄義,相助幕府討伐的大軍,從海面上炮轟了島原,加速了起義的失敗。
之後德川幕府禁絕基督教,只與尼德蘭人做生意,顯然是嚴重損害了葡萄牙人,不列顛人在遠東的利益。
島津久通與兩國的商會達成了協議,先以九州島的五個通商碼頭作為抵押,向兩國商會借五千支鐵炮,二十門大筒。一旦推翻了德川幕府,承諾立刻驅趕尼德蘭商人,改為和葡萄牙、不列顛商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