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清在連續經歷了順治、康熙兩個小皇帝,仍然能入住中原,那就是國運所在,大勢所趨。與崇禎皇帝是否剛愎自用,勤政與否無關;與袁崇煥是不是將才無關;與區區一個軍閥吳三桂是投降李自成,還是投降滿清更是沒半點關係。
長城南北政權的國運之爭由一個三、四萬人的軍閥集團決定,本身就是天大的笑話。以吳三桂的關寧集團面對李自成進攻時的窩囊表現,山海關被攻打一日就幾近失守,甚至還不如周遇吉的寧武保衛戰。
這種戰力水平的軍閥集團面對滿清進攻,又能撐上幾日?吳三桂就是不投降滿清,轉而和李自成合作,就能阻止滿清入主中原?滿清繼續繞道薊門入關,李自成敢在北京城和滿清鐵騎決戰?吳三桂敢走出山海關和滿清鐵騎野戰?
故意抬高吳三桂的歷史地位,其實是康熙平定三藩時的傑作。只有徹底將吳三桂打在明朝滅亡罪魁禍首的恥辱架上,才能斷絕吳三桂反清的旗號,其實就是忽悠,洗腦老百姓的說辭。
方原正在思緒如潮,身後赤古臺渾厚的聲音響起,“方軍門,皇太極的招降書怎麼回話?”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皇太極,真是一代雄主啊!”
方原不由得暗自感嘆,崇禎能破格重用自己,那是因為處於劣勢,說難聽點就是死馬當活馬醫。而皇太極明顯處於優勢,仍是願意花這麼大價錢來招攬,那就不僅是惜才,而是帝王的寬宏雅量。至少那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絕不可能有這種心胸肚量。
拋開民族大義來說,皇太極實在是個令人敬佩的對手。
他接過赤古臺遞上來的招降書,沉思了良久,終於還是撕得粉碎,扔向了遠方,“赤古臺,明日清晨,玄甲鐵騎立刻出發東行。”
赤古臺愕然問道,“方軍門,皇太極的主力離我們至少還有四日的腳程,要不再多休整一日。”
方原斜眼瞧著他說,“皇太極在耀州按兵不動,那是在麻痺我們。我估計他是在給我們下套,醞釀著更大的圍捕計劃。”
赤古臺說道,“那,我們為什麼不南行去東寧衛,再到丹東口,還要東行?”
方原凝望著眼前的盛京城,雙眼一抹精光閃過,“撤離之前,還有一個地方,我必須要去!”
赤古臺愕然問,“哪兒?”
方原一字一句的說,“赫圖阿拉!我要將明軍的戰旗插在赫圖阿拉的城上!”
赫圖阿拉是滿清的舊都,也是滿清的龍脈、祖先陵墓東陵所在,葬有努爾哈赤,以及其上五代祖先的陵墓。
若能攻下赫圖阿拉,將明軍戰旗插在赫圖阿拉的牆頭,便是對滿清軍心、士氣最沉重的打擊!
次日清晨,玄甲鐵騎生火造飯之後,便拔營前往離盛京一百里外的赫圖阿拉。
方原勒馬立在盛京城前,凝望了一會,沉聲說道,“盛京,終有一日,我會再次回來的!”
喜歡回到明末玩淘寶請大家收藏:()回到明末玩淘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