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甲軍順著小徑行了兩日,終於上了通往濟南府的官道。
濟寧城此時有沒有被攻破,方原也是心裡沒底,立刻率軍馬不停蹄的直奔濟寧城而去。
在半途中,方原還碰巧遇上了1個牛錄的韃子騎兵,是正紅旗的,隨軍還押送著糧草,估計是從濟南府往清風山運送軍糧的。
方原二話不說,直接率玄甲軍全殲了這1個牛錄的運糧隊,算是給清風山的兄弟討回了點血債。
他還焚燒了所有押送的糧草,將屍體的軍服也全扒了下來。
五日後,方原的玄甲軍再次殺到濟寧州境內,偷偷進入了曾被攻佔的嘉祥縣。
嘉祥縣被滿清韃子清洗了兩次,早已是一座空無一人的鬼城。
不少衣著襤褸的明軍沿著濟寧城官道而來,方原捉著一個明軍詢問,原來都是從濟寧城逃難來的。
方原詢問起濟寧城的情況,聽了明軍的講述後,簡直是哭笑不得。
原來這近一個月來,劉澤清與城外的滿清韃子玩起了時打時停的拖延手段。
被滿清猛攻個三、五日,劉澤清立刻就答應投降,每日從無人攻打的南門送出一百石糧食給滿清犒軍。
談判拖延個三、五日劉澤清立刻就反悔,阿巴泰見上了當,又開始下令猛攻。
三五日後,劉澤清繼續要求投降,再送出幾百石糧食犒軍。
阿巴泰或是擔心十萬明軍困獸猶鬥,強攻會損失慘重;或是在等鑲白旗殲滅方原的訊息,竟在濟寧城下,和劉澤清玩起了反覆投降、反悔的鬧劇。
劉澤清這個慫包在生死存亡的時候,卻比方原預料的稍有骨氣,雖然演的是滑稽鬧劇,但至少到現在還沒向阿巴泰投降。
清風山八百兄弟拼死給方原爭取的時間最多隻有五日,留給方原解圍濟寧城的時間並不十分的充裕。
方原為了隱藏行蹤,將路過嘉祥縣的明軍盡數看管了起來,令玄甲軍在嘉祥縣休整了一、兩日,再派出幾個探子前去濟寧州探聽最新的訊息,是在投降期,還是在攻城期。
次日探子回報,目前濟寧城正處於攻城期,滿清的三旗正在三面猛攻濟寧城,城牆已是殘垣斷壁,處處烽火,看來是城中的物資早已消耗殆盡,劉澤清的拖延鬧劇估計也堅持不了多久。
突襲的機會終於到了!
方原立刻將玄甲軍分成了五隊,兩個五百人隊,穿正黃旗、正藍旗軍服;一個三百人隊,穿正紅旗軍服;一個百人隊留在嘉祥城看守馬匹;一個百人隊由方原領軍。
武器裝備除了火銃之外,盡數配備的是從滿清韃子那裡繳獲來的精鐵腰刀。
到了濟寧城外二十里的驛站已是中午時分,前方探子來報,韃子兵正在猛攻濟寧城。
方原、赤古臺帶了玄甲軍躲在密林裡,開始交代今次主攻的策略,還有各隊攻打的方向。
今次主攻的策略就是以偷襲為主,絕不戀戰;以儲存實力為主,殲滅敵人為輔。一旦形成肉搏戰,便立刻撤出戰場,匯合的地點就是嘉祥縣城。嘉祥縣離梁山水泊很近,可以逃去梁山水泊避難。
今次主攻的方向就是編制不整的正黃旗、正藍旗軍營,編制完好的鑲藍旗軍營則暫時放過。
具體各隊攻打的方向是:
穿正黃旗軍服的一隊,攻打正藍旗的軍營;
穿正藍旗軍服的一隊,攻打正黃旗的軍營;
穿正紅旗軍服的三百人,切斷正藍旗、正黃旗兩個軍營之間的聯絡,若有互相支援的,就地殲滅。
方原則率領一百玄甲軍,從南門入城,說服劉澤清大軍出城前後圍剿城下的正藍旗、正黃旗。
任務分派已定,玄甲軍已嚴陣以待,只等著方原最後的訓話,便可立刻投入戰場。
方原策馬來到一千五百名玄甲鐵騎前,環視了一週,用擴音器大喝說,“我有一個夢想,就是率領一支世上最精銳的鐵騎從草原到江南,踏遍萬里河山!今日之前,你們或許是僱傭軍、流寇、流民;今日之後,你們只有一個嶄新的名字——玄甲鐵騎!”
一千五百名玄甲軍軍士高舉著火銃、馬刀,齊聲大喝。
“玄甲鐵騎!”
“玄甲鐵騎!”
赤古臺揮了揮手,令眾人收聲,方原又繼續說著,“今日,你們就是虎狼,韃子兵就是兔羊!火銃、馬刀就是你們的爪牙,去將韃子兵撕得粉碎,用韃子兵的鮮血來奠基玄甲鐵騎的功成名就!今日之後,玄甲鐵騎必將作為天下第一強軍載入史冊,名揚千古!”